男子偷钱后留下字条:千万别报警,放款了会还钱……还写有真实姓名与手机号,警方:刑事拘留! 近日,安徽芜湖一市民遇到了一件怪事,窃贼不仅偷走他放在办公室内数千元现金,嚣张的窃贼还给他留了字条,让其不要报警。 字条上写着:千万别报警,因网贷需要银行流水才偷钱,等放款了就还钱。字条上还写有嫌疑人真实姓名与手机号码,要求事主添加微信联系。 看到这张字条,事主先是愣了半天,随后又气又笑——见过偷钱的,没见过偷钱还主动留姓名电话的,这窃贼怕不是个“奇葩”?他没按嫌疑人的要求添加微信,而是第一时间拨通了报警电话,把这张“史上最坦诚盗窃字条”交给了民警。 民警拿到字条时也忍不住调侃:“这简直是送上门的案子!” 按照字条上的姓名和手机号,警方没费吹灰之力就锁定了嫌疑人张某。不到24小时,办案民警就在芜湖某出租屋内将张某抓获,此时他还在等着网贷放款,完全没料到自己会这么快落网。 被抓后,张某一脸茫然,嘴里还念叨着:“我都留了联系方式,说了会还钱,他怎么还报警啊?” 这番话让民警又好气又好笑,询问后才知道,张某今年20多岁,近期迷上了网络赌博,不仅输光了所有积蓄,还欠了一屁股网贷。眼看还款日临近,网贷平台又要求他提供一定的银行流水才能续贷,走投无路的他才动了偷钱的念头。 他在事发办公室附近游荡时,发现窗户没关严,便趁没人的时候翻窗而入,偷走了抽屉里的数千元现金。得手后,他心里又怕又慌,既想拿到钱周转,又怕事主报警让自己坐牢,于是脑子一热,写下了那张字条。“我想着留了真实信息,他会觉得我有诚意还钱,就不会报警了。” 张某说,他甚至还盘算着,等网贷放款后,就把钱还回去,这事就能“私了”。 可他根本没意识到,盗窃行为一旦发生,就已经触犯了法律,不是“还钱私了”就能了结的。民警解释,张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盗窃罪,即便他有还款意愿,也不能抵消已经犯下的罪行。目前,张某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还在进一步办理中。 这事儿传到网上后,网友们直接笑喷了:“这怕是盗窃界的‘一股清流’,主打一个‘坦诚相待’!”“没文化真可怕,以为留个姓名电话就能免责,怕是不知道法律是啥样的!”“网贷害人啊,不仅让他输光积蓄,还让他走上了盗窃的路!” 还有网友调侃:“建议警方给张某颁个‘最实诚窃贼’奖,省得办案人员费心查线索。” 笑归笑,这起案件背后的问题却值得深思。张某之所以会做出如此荒唐的举动,一方面是被网络赌博和网贷逼昏了头,另一方面也是法律意识极其淡薄。他以为“留信息、愿还钱”就能逃避法律制裁,却不知道盗窃是公诉案件,一旦立案,就必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事主即便想“私了”也没用。 近年来,因网络赌博、网贷引发的违法犯罪案件屡见不鲜。不少年轻人像张某一样,被网络赌博的“高收益”诱惑,一步步陷入泥潭,输光积蓄后又被网贷平台“套路”,最终为了还债铤而走险,走上盗窃、诈骗等违法犯罪的道路。他们往往抱着侥幸心理,以为能“翻盘”“上岸”,却不知道这些行为不仅会毁掉自己的人生,还会给家人和受害者带来伤害。 再说说张某的“坦诚”,看似可笑,实则暴露了他的无知和愚蠢。盗窃本身就是违法行为,而他主动留下真实姓名和手机号,无异于“自投罗网”,不仅没能换来事主的谅解,反而让警方快速锁定了他的身份,加速了自己的落网。这也给所有心存侥幸的人提了个醒: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任何违法犯罪行为都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不要以为耍点小聪明就能逃避制裁。 事主的做法也值得点赞。面对窃贼的“请求”,他没有被表象迷惑,而是果断报警,既保护了自己的财产安全,也让违法者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如果事主当时一时心软,答应了张某的要求,不仅可能面临“钱要不回来”的风险,还可能纵容张某继续作恶,引发更多的违法犯罪行为。 这起“奇葩盗窃案”虽然充满了戏剧性,但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一方面,要远离网络赌博和不良网贷,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不要被一时的诱惑冲昏头脑;另一方面,要增强法律意识,了解基本的法律常识,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避免因无知而触犯法律。同时,遇到盗窃等违法犯罪行为时,要及时报警,依靠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张某的结局,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如果他当初能远离网络赌博,没有被网贷裹挟,就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如今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制裁和漫长的刑期,这也让我们看到,任何触碰法律底线的行为,都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