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郑丽文连下两城,没玩虚的 先让萧旭岑当副手,隔天就把他“空投”到大陆跟宋涛握

郑丽文连下两城,没玩虚的 先让萧旭岑当副手,隔天就把他“空投”到大陆跟宋涛握手。这一步不是摆拍,而是直接把断掉的电话线重新接上——两岸先别吵,能通上话再说。 紧接着她又杀到新竹,跟蓝白坐下来“约法三章”:少互撕,多聊水电鸡蛋。她一句话甩给同僚:选民已经懒得看谁嗓门大,只想知道今晚回家有没有鸡蛋炒。 口号她一句没喊,把舞台让给实干。电话线、会议桌,就是她现阶段的武器——能谈就不骂,能坐下就不掀桌。 毕竟日子是算盘珠打出来的,不是麦克风吼出来的。 萧旭岑那趟大陆行,看着是握个手、聊聊天,实则是把断了快四年的两岸沟通“线头”重新接上了。之前民进党当局把两岸官方渠道封得死死的,台农的芒果烂在港口没人管,台生想来大陆读书连签注都卡壳,民间急得跳脚,当局却还在喊“抗中保台”的空口号。这次萧旭岑跟宋涛见面,没说半句虚话,直接把台胞关心的农产品通关、医保异地结算这些“急难愁盼”摆上台,光是“简化台生求学流程”这一条,就让台北不少家长松了口气——谁家不想让孩子有更多读书的机会?这种“不搞政治表演、只解决真问题”的沟通,比一百场拉票演讲都管用。 更妙的是郑丽文选人的心思。萧旭岑不是那种只会喊口号的政客,之前在国民党负责两岸事务时,就常去基层听台商的难处,知道大陆台企最缺的是政策稳定性,也清楚台湾果农怕的是运输延误。让他去对接,既能精准传递民间诉求,又不会像民进党官员那样一开口就挑事。果不其然,见面后没几天,福建平潭就开通了“台湾农产品快速通关通道”,高雄的莲雾从采摘到运抵大陆超市,时间比之前缩短了两天,台农的收购价直接涨了一成多。这种“谈完就有落地动作”的效率,才是两岸民众真正想看到的。 转头杀去新竹跟蓝白“约法三章”,更是戳中了岛内政治的“痛点”。之前蓝白两党为了选举,从“谁当候选人”吵到“政策谁更优”,唾沫星子飞了半个月,却没一个人提新竹科学园区的用电缺口——园区里的台企工程师都在吐槽“每周停两次电,生产线根本转不起来”,还有主妇在网上晒“超市鸡蛋限购,孩子早餐只能吃面包”。郑丽文把会议桌搬到新竹,一上来就把水电供应、农产品价格这些清单拍在桌上,连“约法三章”都透着实在:第一,每周开一次民生问题协调会;第二,别拿“意识形态”当借口推活;第三,解决不了就公开进度,别糊弄选民。有蓝营议员后来私下说,“她这话一出来,谁再想靠互撕博眼球,都觉得不好意思了”。 她那句“选民只想知道今晚有没有鸡蛋炒”,简直是给岛内政客敲了记警钟。这两年台湾通胀厉害,鸡蛋价格涨了快三成,部分地区还出现断供,主妇们得凌晨去超市排队;水电费也跟着涨,不少低收入家庭夏天都不敢开空调。可民进党当局要么甩锅“大陆打压”,要么喊“明年就会好”,就是不解决眼前的问题。郑丽文不玩这套,她在新竹开会时,直接把超市的鸡蛋价格单、水电缴费单贴在会议室墙上,问在场的蓝白代表“这些数字你们看得懂吗?选民每个月要多花多少钱,你们算过吗?”这种“用生活账本说话”的方式,比任何华丽的竞选口号都更能打动人心——老百姓过日子,看的从来不是谁嗓门大,而是谁能让菜篮子更稳、钱包更鼓。 现在岛内不少人说,郑丽文这两步走,是“把国民党的实干基因捡回来了”。之前国民党有时候也会陷入“跟民进党比嗓门”的怪圈,忘了选民最需要的是解决问题的人。而郑丽文没喊“促统”的大口号,也没骂对手的不是,就靠着“接电话线”“坐会议桌”这两件事,让大家看到:两岸关系不是用来炒作的政治工具,而是跟老百姓的鸡蛋、水电、孩子上学息息相关的实在事;蓝白合作也不是为了争权夺利,而是要一起把民生的“烂摊子”收拾好。 毕竟日子是过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台南有个卖蚵仔煎的摊主说得实在:“我不管哪个党,只要能让蚵仔进货便宜点、水电别老涨价,我就支持谁。”郑丽文现在做的,就是把政治拉回“解决民生问题”的本质——这种不玩虚的、只干实事的风格,或许就是当下台湾最缺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