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弘靓)今日高原,盛会再启。10月30日,以“清能聚力协同发展”为主题的2025青海清洁能源发展论坛在西宁召开。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齐聚西宁,共赏清洁能源发展成果、共探产业机遇、共商“双碳”实现路径、共绘绿色低碳未来画卷,为青海清洁能源发展注入新动能。
本次论坛由青海省能源局和中国能源研究会联合主办,邀请国家能源局、有关省(区、市)相关负责人以及中科院院士、能源企业代表出席。论坛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立足青海省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的实践,为青海探索能源转型新路径、构建现代能源产业体系搭建交流平台,提供方向指引。
论坛现场,业界专家学者分别围绕“零碳智慧能源系统与零碳算力数据中心”“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展望”“新型电力系统相关”“光热发展前景展望”主题作主旨演讲,同时围绕青海“十五五”时期清洁能源发展前景进行主题对话。
青海水丰、光富、风好、地广,发展清洁能源产业资源优势十分突出,清洁能源已成为支撑青海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是青海最具优势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的重要指示,积极融入国家重大能源战略布局,充分挖掘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坚定不移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大要求转化为推动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的主动实践,在能源供给方面实现了新的跃升。
截至2025年9月底,青海清洁能源装机7252万千瓦,占比93.8%;新能源装机5584万千瓦,占比72%;新能源发电量占比超过50%,三项指标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青海率先在全国实现新能源装机与发电量双主体,累计向16个省市区输送绿电超过900亿千瓦时。
全省已构建起涵盖工业硅、多晶硅、单晶硅、切片、电池组件以及电站建设的全链条产值过千亿的产业集群。全省的多晶硅、单晶硅等主要产品占全国产量的20%以上。在青投资的新能源制造型企业超过40家,全国排名前10名的光伏制造企业有5家在青海落户,新能源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的态势持续增强。
实施绿色算电协同发展,在全国率先建成清洁能源和绿色算力调度中心,一大批头部企业重大项目相继落户青海,绿色算力产业已成为青海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鲜明标志。清洁能源产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持续显现。清洁能源产业已成为青海集聚资源优势、规模优势、市场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特色支柱产业。清洁能源的发展呈现出风生水起、风光无限的美好图景。
站在新的起点,青海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为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