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西江网评丨孝亲敬老应化为文明基因

文丨程伟洪

今年重阳节前后,云浮市各地掀起全民参与的孝亲敬老热潮:外嫁女集体回娘家与父母亲人团聚,姓氏宗亲组织跨县区慰问,幼儿园开展手工围裙制作、拍摄长辈劳动影像等沉浸式教育……这些生动场景,勾勒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的温暖图景,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供了鲜活注脚。

孝亲敬老从来不是抽象的道德说教,而是需要具象化的情感表达。云浮这一股热潮给出了可复制的样本:外嫁女集体返乡打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的陈旧观念,用亲情团聚重构代际联结;姓氏宗亲的跨区域联动,将个体孝亲行为升华为集体文明实践;幼儿园通过手工制作、影像记录等参与式教育,在孩童心中播撒孝亲种子。这些创新形式让传统美德摆脱了刻板说教,在互动体验中焕发时代生机。

真正的文化传承需要构建“教育-实践-传播”的闭环链条。云浮各地幼儿园将孝亲教育融入课程设计,通过制作围裙、记录长辈劳动等任务,让感恩教育具象化为可触摸的生活场景。这种“做中学”的教育模式,比单纯的知识灌输更能塑造价值认同。当孩子们用稚嫩双手为奶奶“系”上围裙时,敬老意识已悄然内化为情感本能。

孝亲敬老不应是重阳节的限定动作,而应成为浸润日常的生活方式。传统美德传承需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家庭响应的协同发力。当集体感恩活动与个体孝亲行为形成共振,当节日仪式感与日常关怀相互补充,孝亲敬老才能真正从道德要求升华为文明自觉,成为流淌在民族血液里的文化基因。这种基因的传承,终将汇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温暖力量。

[编辑]秦诗慧陈敏贤冯浩森区云波

[校对]郑宇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