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2005年,一个男子微笑着走入刑场,对母亲和妻子说我走了,随后审判官抬手准备行刑

2005年,一个男子微笑着走入刑场,对母亲和妻子说我走了,随后审判官抬手准备行刑,男子却突然大喊,我死后,请把我的身体捐给有需要的人,审判官愣了一下,抬起的手又放了下来。 张顺兴1966年出生在河南洛阳偃师的普通农村,家中还有一个姐姐,由于父亲去世得早,整个家庭的重担都压在了母亲身上。母亲含辛茹苦地将姐弟俩抚养成人,虽然没有怎么上过学,但在母亲的教导下,姐弟俩都是通情达理的人,也都很孝顺。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张顺兴不忍心看母亲如此劳累,所以年纪轻轻就辍学到外地打工了。 每天背着厚重的水泥灰,张顺兴却不觉得苦,也不觉得累,因为这里的工资高,不仅管吃管住,还能让母亲也吃饱穿暖。转眼间,姐弟俩都长大成人,家里面的劳动力变得多了,母亲也不用像以前那般辛苦,张顺兴也从一个孩子变成了丈夫和父亲。那时候是他人生中最幸福的时期,可是,生活并没有因此而善待他。 1998年,张顺兴在工作时和工友发生了争吵,工友却有意无意地开始辱骂他的母亲。张顺兴父亲早早去世,全是他的母亲含辛茹苦把他拉扯大的,所以母亲是张顺兴心中最重要的人。自己可以被辱骂、被欺负,但是自己的母亲是绝对不能无缘无故被人如此辱骂。张顺兴出手太重,远远超过了保护母亲名誉的界限,甚至还将老板打成了重伤,还在医院住了很久。法院判决张顺兴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并给予被害者巨额的赔款。 张顺兴在入狱之前做了个决定,他态度强硬地告诉妻子要离婚,他不想因为自己的一时冲动,就耽误贤惠妻子的下半辈子。可是妻子怎会忘记这么多年的相濡以沫,即使离婚了依旧照顾着家里。张顺兴凭借在狱中的优异表现,成功地减刑一年,2005年3月,张顺兴结束了长达七年的牢狱生活。 出狱后,由于自己有前科,而且与社会脱节时间比较长,生活变得无比艰难。张顺兴找来找去才找了一份矿工的工作,这份工作十分艰辛,经常是一下矿,就一整天见不到太阳,甚至还要时刻面临塌方的危险。在朋友的介绍下,张顺兴来到一处矿井打工,这份工作虽然存在一定危险性,但是得到的工资还算可以。 在这期间,他认识了一个名叫梁学文的工友。一天,张顺兴吃饭时,梁学文一脸焦急地找他借钱,说是老父亲生病了,迫切需要一笔医药费。张顺兴信以为真,拿出了1200元帮他应急,是张顺兴身上的全部积蓄。实际上,梁学文根本没有去交医药费,而是拿去赌博了。 张顺兴知道真相后,决定去要钱,但梁学文躲避他,被张顺兴找到后,梁学文开始耍无赖,不停地怒骂他,甚至还骂起了他的母亲。一次张顺兴再次要账中,梁学文不仅态度极其恶劣,还用”废物”来侮辱他,接二连三的打击,让原本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张顺兴再次陷入黑暗之中。 2005年12月,张顺兴买了把水果刀,先去工地找梁工友还钱,在对方拒绝后把人一刀捅死了。张顺兴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找到另外两个仇人,欲除之而后快。一个是家门口的邻居,是经常与母亲对骂的70岁老太太,一个是殴打母亲、导致姐姐婚姻不幸福的姐夫。第一个人叫余秀莲,是张顺兴的邻居,张顺兴的父亲去世后,她就常常欺负张顺兴的母亲。第二个人则是张顺兴的姐夫郭松旺,前些年张顺兴在牢里的时候,他竟因为母亲想把房子留给张顺兴而打了她。 第二天,张顺兴自首,但因为情节过于严重,他被判处了死刑。法院审理后认定,张顺兴虽有自首情节,但连续杀害三人,手段残忍,社会危害性极大,依法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2005年,死刑犯张顺兴吃完”断头饭”,微笑着和母亲告别,然而就在临刑前最后一刻,他突然大喊一声:等会,我有话说!他冲行刑手微笑着喊道:“请把我的遗体捐献出来供科学研究,这是我最后的心愿”,一边冲他们挥了挥手,“谢谢啦!” 所有人都实在无法将他与连环杀人魔联系在一起,而张顺兴的母亲更是瘫坐在地,看着即将被处以死刑的儿子,发出痛苦的哭嚎:“儿子,都是因为妈,你才会走到今天,是妈对不起你啊!”审判官原本高举的手慢慢放了下来,他被张顺兴的话震撼了。这种临死前的善意表达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意外。 但是,器官捐献需要复杂的程序和手续,而且必须在特定的医疗条件下进行,在刑场上显然无法满足这些条件。经过短暂的商议,执行必须继续。随后张顺兴摆摆手,在母亲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中,奔赴死亡。 张顺兴的案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许多人认为他虽然犯下了无法挽回的罪行,但其出发点是保护母亲,这种极端的孝心让人既痛惜又无奈。也有人认为无论什么原因都不能成为杀人的理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个悲剧提醒我们,无论面临多大的委屈和愤怒,都不能用暴力解决问题。张顺兴的经历虽然令人同情,但他选择的道路不仅毁掉了自己和家人的生活,也给三个无辜的家庭带来了永远无法愈合的创伤。 一个孝子的悲剧人生,三条无辜的性命,一句临终前的善意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