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份额跌到0,黄仁勋APEC前截胡特朗普! 最近这几天,英伟达因为黄仁勋的业绩预测,市值一夜增加2400亿美元,直接冲击5万亿美元大关。可黄仁勋本人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因为中国市场份额已经从最高时的95%降到0%。 外媒10月28日报道,黄仁勋对特朗普政府发出警告:必须放开对华芯片出口,否则美国AI领先位置会在十年内丢失。他说完就飞往韩国,抢在特朗普抵达时与其见面,要在APEC峰会之前把对华芯片布局谈清楚。台湾“中央社”消息显示,特朗普29日到达韩国,行程第一项就是会见黄仁勋,话题集中在芯片在中国市场的安排。韩国那边三星和SK海力士高管都在等黄仁勋,讨论下一代HBM4内存芯片供应。SK海力士9月宣布HBM4开发完成,准备量产,三星也紧跟步伐。 黄仁勋急成这样,原因在于英伟达卖的是一整套生态系统。他用咖啡比喻:只卖咖啡豆,拼的是豆子味道和价格;如果连咖啡机、订阅APP、会员积分一起卖,用户用习惯后就离不开整套东西,哪怕别人豆子更好,他们也不想换。你赢的就是变成用户习惯和依赖。 AI产业也是这个道理。英伟达GPU是硬件基础,但锁住开发者的核心是软件框架CUDA,全球90%的AI开发者用它写代码。代码写好后,模型训练需要英伟达云服务,数据回流优化算法,算法落地后企业客户再买完整解决方案。硬件、软件、云、数据、开发者,全连成一张网。中国是全球最大AI应用市场和开发市场,14亿人每天产生大量数据,开发者数量占全球一半。黄仁勋担心的是,十年后全球开发者转向本土生态,CUDA标准失去位置,美国AI优势将减弱。 在28日华盛顿首届英伟达开发者大会上,黄仁勋先肯定特朗普推动AI的计划,再提醒不要因为短期政策损害长远利益。他把话说得委婉,既给总统面子,也为企业留出空间。台下开发者鼓掌,华盛顿官员却感到压力,因为黄仁勋指出了AI格局变化:全球AI发展中心正在分散。中国、印度、东南亚、阿联酋的AI基础设施快速建设。美国技术优势正被市场规模逐步削弱。 黄仁勋提到,中国本土芯片如华为昇腾、寒武纪、中科类脑一旦形成完整生态,全球开发者就会分流。DeepSeek最新V3.1模型直接适配本土芯片,让华盛顿高层感到不安。特朗普政府4月停止H20芯片销售,中国转而自行解决,英伟达市场直接归零。 之前,7月底,黄仁勋去海湖庄园见特朗普,希望批准对华出口许可,英伟达把中国销售收入的15%上交给政府。特朗普当场同意,还称呼他“我的朋友詹森”。原因在于英伟达承诺用中国市场资金回流美国,建设工厂、创造就业,包括亚利桑那州新厂、7台超级计算机、5000亿美元本土投资计划,全都符合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思路。 然而,国会却不认同。民主党有议员提出法案,要求总统和国会共同审批AI芯片对华出口;更有共和党参议员直接问黄仁勋,卖芯片给中国是否等于帮助对手。结果就是双方意见分歧,特朗普陷入两难。 中国对芯片出口态度更谨慎。路透社报道,英伟达尚未为Blackwell系列申请对华出口许可,因为北京明确表示不欢迎。华为昇腾910B性能接近A100,寒武纪芯片销量上升,阿里云GPU推理用量减少82%转向本土方案。英伟达中国收入归零,企业股价却大幅上涨。黄仁勋反复强调,再继续限制,美国研发资金将会断流。 现在,全球AI发展呈现多极化趋势。印度开发者社区去年规模翻倍,投资建设数据中心;越南、印尼吸引中国资金建AI工厂;阿联酋规划AI城,目标成为中东中心。中国昇腾生态已输出到东南亚,美国CUDA却受H-1B签证高费用影响。黄仁勋公开表示,美国需要留住人才,否则开发者流失,生态难以维持。 黄仁勋的核心观点很直接:没有中国市场50亿美元收入,美国研发跟不上步伐;中国生态独立后,开发者分流,美国标准必然会被削弱;十年后,全球AI规则制定权就可能易手。 反过来看,中国采取稳步策略,受到限制时专注补齐短板,本土生态初步成型后,再选择合作对象。我们现在不着急采购英伟达产品,完全可以等本土供应链完全成熟后再决定条件。AI关系到未来三十年全球生产力基础,谁掌握生态,谁就掌握主导权。 黄仁勋清楚这一点,才赶在峰会前飞去韩国见特朗普:短期限制容易,长远规则更难把握。“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国忙着封锁,中国闷头补链;十年后,生态定胜负,谁笑到最后还早着呢。美国想卡住全球AI命脉,黄仁勋市值赚2400亿却得低头求放行,这买卖算盘打得啪啪响,可惜市场不吃这一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