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秋天,毛主席在武汉问了韩先楚一句话:“洪麻子怎么样?”韩刚说完洪学智还在吉林下放劳动,毛主席马上接了一句:“他过去有功,不能一棍子打死 洪学智1913年生在安徽金寨穷家,小学没读完就当学徒。1929年16岁,赶上商南起义,投身红军,当即入党。从班长干起,在鄂豫皖根据地反围剿,冲锋陷阵,很快就成连长。红四方面军里,他管政治工作,1935年长征,负责后勤,雪山草地过得稳当,部队没断粮药。这底子打牢了,日后战场上总吃得开。 抗日打响,他带队进东北,新四军第三师副师长。枪少弹缺,他下令武装行军,轻装上阵,跟鬼子周旋,从不吃亏。林彪直夸这人靠谱。解放战争,他当40军军长,1949年海南岛战役,主力夜渡海峡,木船顶风浪,突破封锁,登陆后直取海口。接着万山群岛,一岛一岛清敌,陆海配合默契。说白了,没他调度,这仗打得费劲。 1950年抗美援朝,洪学智任志愿军后勤司令。鸭绿江水大船少,他搞顶牛过江,用绳固定船队硬渡。还发明分段运输,前线拉空车后方补货,损耗降到最低。美军飞机炸,志愿军照样吃饱打仗。彭德怀叫他“洪麻子”,说后勤全靠他俩麻子撑着。高岗管后方,他管前线,功劳实打实。回国升总后部长,1955年授上将。 可好景不长,1959年调吉林农机厅厅长。带队搞出国内第一台自走联合收割机,粮食收割快了,帮了大忙。1962年机构精简,下农场养猪扛包。快60岁,每天背百斤麻袋,跑几十趟,跟工人比力气,讲打仗旧事,从不喊累。这段日子,拉近了跟基层的距离,实干作风没变。 1965年秋,毛主席在武汉接见韩先楚。汇报完,主席问起洪学智。韩说还在吉林下放劳动。主席当场表态,过去有功,不能彻底否了。话传到吉林省委,书记处开会研究,很快调他出农场,任石油化工局局长。从扛粮包到管油田,一步到位。这转机来得快,靠的就是历史功绩和高层认可。 石油化工局里,洪学智上手就管生产,推抚余油田开发,生产线转起来。干了十来年,1977年回沈阳军区,任后勤部长。仓库建标准,车辆调度顺,部队训练补给足。1980年重掌总后部,搞现代化改革,统一供应网搭好。南疆作战、百万裁军,全靠这后盾顶着。 1988年,第二次授上将,全军独一份。兼军委副秘书长,总后政委,继续抓装备教育。晚年去四平战役纪念馆,捐史料,帮校正记录。一辈子后勤人,从长征粮草到裁军保障,关键时候从不掉链子。 洪学智2006年11月在北京去世,93岁高龄。骨灰安八宝山。从安徽小子到两授上将,浮沉几回,贡献实打实。家教严,子女靠自己闯,不走后门。老革命本色,到底儿朴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