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太阳]中国为啥要拼尽全力造C919等客机?这么说吧,造了之后才会发现,这玩意儿

[太阳]中国为啥要拼尽全力造C919等客机?这么说吧,造了之后才会发现,这玩意儿压根不值一亿条裤子,最多值五千万条,这样就能省下一半来给自己人穿,而在这个世上,可以有尊严生产的国家并不多,中国就算一个。 上世纪飞机自主造梦其实就埋下了种子,虽然运十没能飞进商业航线,经验和不甘却一直在。事情到了20世纪后半叶,航空需求暴涨,中国不得不再度下场,把造国产大飞机这事真正提上了日程。 与此同时,全球大飞机市场基本上就那两大公司说了算,中国航空公司哪怕掏了钱,也得等,还被各种条条框框牵制着,这股被束缚的劲头直接催生了大规模研发热情。 几万工程师全国各地拼了十几年,一点一滴去啃那些最难搞的技术关,像飞机控制系统、特殊轻合金,每一步都少不了成百上千次试验。厂房里技术员们十几小时连轴转,关键节点通宵守着,每个进步都来得扎扎实实。 大家就想把这口气争回来,把链条从设计到生产到运维都真正掌握在自己手里。2017年,C919首飞,把多年付出都落到了实处,背后是几代人的心血凝聚到一架飞机上。 C919刚一亮相,市场立刻变了天。原来那些只要他们肯卖就得买的老巨头,看苗头不对,马上降价,还得琢磨怎么让服务更贴心,国内航空公司终于迎来了跟国外公平讨价还价的机会。 航线运行数据也越来越亮眼,不但乘客体验跟以前的进口机型差不多,甚至宽敞安静,充电口也多,更接地气。 维修和配件不再全靠进口,大部分问题国内就能搞定,航空公司用下来省钱、省事,连机票都能跟着降一些,出行一下子方便了不少。 外界有声音质疑,说C919部分零件还要靠国外,觉得没那么自主。其实,这事真没必要拿放大镜去挑,总体设计和系统集成已经牢牢握在国内工程师手里。 现在发动机都在加速国产化步伐,很快会彻底脱离依赖,到时候整个飞机可以说是地道的中国货。这背后不是一蹴而就,是几十年制造积累、一次次失败换来的经验。 订单现在已经突破千架,总装线像流水线一样扩张,目标是一年生产150架,从选材到组装都越来越自主。 接下来,还要去做宽体机比拼,服务站也布局到东南亚、中东,未来不仅是卖飞机,还能管维修和配套,打造完整的产业链。 对于中国来说,能从头到尾把一架世界级大飞机做出来,这不仅仅是工业水平的提升,更是自信和底气的增长。 过去被国外卡脖子的日子一去不返,技术话语权和主动权越来越实在,普通人出门也能享受自己的科技成果。 C919掀开的是一代人追梦、实干、不断冲破极限的故事,也是给中国制造贴上“创造”标签的现实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