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离了个大谱!”10月29日,辽宁,一80岁老人免费坐公交车时,却要求公交司机在

“离了个大谱!”10月29日,辽宁,一80岁老人免费坐公交车时,却要求公交司机在红绿灯路口开门让他下车,司机表示这太危险了不能开门,谁知老人竟开始踹门破坏公交车里的设施!网友:这种老人就不该让他免费坐公交。 10 月 29 日辽宁,一辆公交车在红绿灯前停着,车厢里却闹成了一团 ,八旬老人拽着车门,大声骂着司机,还抬脚往车门上踹,手里的东西砸向车内设施,车都没法正常走,最后工作人员赶来,才按程序把老人劝下了车。 这件事情是这样的,一位80多岁的老人坐公交,到路口时突然要求司机开门让他下车,司机没同意,说 “路中开门不安全,得按站停”,老人不接受,觉得自己是老人,司机该通融,争执几句就动了手。 城市里给老人设免费乘车政策,本是为了让老人出行方便,体现社会对高龄群体的关怀,很多老人靠这政策,买菜、看病省了不少麻烦,这份善意是给所有遵守规则的老人的。 可这次,这份善意却成了冲突的由头,老人没意识到,免费乘车不代表能突破安全规则,更不能用破坏公共财物的方式逼别人妥协。 司机其实没做错。公交运营有明确规定,必须按站点停靠开门,红绿灯路口车流多,随便开门让乘客下车,可能会被后方车辆撞到,不仅危及老人安全,还会引发交通混乱。 他拒绝老人的要求,是在尽自己的安全责任,也是对全车乘客的安全负责。 有人说 “老人年纪大了,多担待”,这话有道理。高龄者行动不便,可能急着回家,也可能对 “按站停” 的规则理解不透彻,甚至听力、认知下降,没听清司机的解释。 但这些生理或心理上的难处,不能成为无视公共安全的理由 ,踹门、毁设施,已经不是 “合理诉求”,而是侵害了其他乘客的权益,也损坏了公共财物。 这事里,社会层面也有改进的空间。比如公交车上的语音提示,能不能更清晰地报出下一站名称和停靠要求? 对行动特别不便的老人,社区能不能提供点对点的接送服务,或者定制出行卡,标注老人常去的地点和合适的下车站点?这些细节做好了,或许能减少老人临时要求下车的情况。 遇到这种情况,司机也不用硬扛,可以通过车载广播联系调度中心,说明情况请支援,而不是单独和老人对峙,避免冲突升级。 运营方也该有明确的流程 ,对反复扰序的乘客,该劝离就劝离,严重的移交公安,不能因为 “年纪大” 就放任,不然会让更多人觉得 “不守规则也没事”。 社区和民政部门也能多做些事,比如定期上门访视高龄老人,跟他们讲一讲公交出行的安全规则,对有认知障碍的老人,联系家属制作 “应急联系卡”,方便司机或工作人员及时沟通。 冲突时,大爷一边踹车门还一边念叨 “我都 80 多岁了”,可他踹门的力气却不小,有人直言这状态压根不用坐公交,不如多走走,把公共资源让给更需要的人。 因他严重影响公交正常运行,最终被工作人员拉下车,不然继续待着,真难料会发生什么意外。 长远来看,减少这种冲突,得靠大家一起努力,公交企业要给司机做应急处置培训,政府要完善老年友好的出行设施。 我们普通人看到老人有难处多搭把手,但也得明白:尊老不是纵容,不能让 “倚老卖老” 毁了社会对老人的善意。 那次老人踹门的画面挺刺眼的,它提醒我们:一份温暖的福利,得有配套的规则和服务托底。 把关怀放进制度里,把规则做进人情里,才能既让老人好好坐车,也让公交安全跑起来, 这才是对所有人都好的办法。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