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江苏南通,男子在平台上找了2个工人帮自己搬家,客服明确表示费用不会超过700,谁

江苏南通,男子在平台上找了2个工人帮自己搬家,客服明确表示费用不会超过700,谁知,俩工人把东西搬到新家楼下后,突然坐地起价,管男子要1820块,男子不同意,双方僵持了1小时,男子因怕遭到报复,只能无奈付了钱,俩工人拿到钱后,也不把东西搬上楼,直接头也不转地走了,男子出钱又出力,委屈坏了,他直接投诉,后续发生的事让他意想不到。 南通潘先生(化名)盯着堆在新居门口的箱子,又气又无奈,刚付了 1820 元搬家费,师傅拿了钱转身就走,连帮忙把箱子扛上楼都不肯,只能自己一趟趟搬。 这事儿得从那天下午开始说起。 他通过第三方平台找搬家公司,客服看了他发的家具照片、地址,明确说 “费用不会超过 700 元”。 潘先生觉得靠谱,就定了时间,搬家当天,两名师傅干活挺利落,把东西都装上车运到新家楼下,可一到卸车环节,画风突然变了。 师傅们停下手里的活,说要加钱,张口就是 1820 元,潘先生懵了,赶紧跟他们理论,说之前跟客服定好 700 元。 可师傅们根本不听,只说 “平台报价不算数”“得算工时费、辛苦费”。 双方僵持了一个多小时,潘先生怕对方报复,只能妥协,转了 1820 元,没想到钱一付,师傅们拍屁股就走,留下满门口的箱子让他自己处理。 气不过的潘先生报了警,还向平台投诉,警方一查,发现这不是偶然,是个有组织的诈骗团伙在作案。 带头的是张某,他们在多个平台发 “一口价” 搬家广告,报价比市场价低不少,专门吸引像潘先生这样图省心的客户。 等客户下单、东西运到目的地,搬运工就会找各种借口强行加价,说 “平台不算数”“东西比想象中多”。 要是客户不答应,就用冷脸围着、说些威胁的话施压,警方统计下来,这个团伙已经逼 37 个客户多付钱,总共拿了 15165 元非法所得。 根据刑法规定,用胁迫手段强迫交易,情节严重的能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还得罚钱。 法院认定张某是主犯,他们故意设 “低价陷阱”,用威胁方式逼客户多付钱,已经构成强迫交易罪,最后判了张某有期徒刑,还罚了款,责令他们把骗来的钱退给受害人。 这事给不少人提了醒,对要搬家的人来说,遇到明显低于市场价的报价得留心,最好让平台出书面合同或确认订单,拍照留证据。 师傅上门时,确认一下他们的工牌、公司信息,要是遇到临时加价,别自己扛着,先报警,再找平台介入,别因为怕报复妥协,不然可能更吃亏。 对平台来说,也得负起责任,好好审核入驻的搬家公司,别让这种 “低价引流、强迫加价” 的商家混进来,还要建黑名单制度,发现有问题的主体就清退,别让他们换个平台继续骗。 虽然潘先生和其他受害人的钱被追了回来,但之前浪费的时间、受的气没法补,要想让搬家、家政这类服务行业干净点,光靠警方惩处不够,消费者得警惕,平台得管好,监管得跟上。 只有把这种 “低价陷阱” 彻底清出去,大家找服务时才能真放心。 潘先生的较真太重要了,要是受害者都像他最初担心的那样妥协,这伙搬家诈骗团伙只会更嚣张,绝不会被揪出。 正因为他报警又投诉,才让 37 名被害人的损失有了追回的可能,法院的判决也不只是还了潘先生公道,更用刑法的力度告诉所有人 “强买强卖必受罚”,震慑了想钻空子的人。 普通消费者遇到这种事,别被恐惧吓住,该报警就报警、该投诉就投诉,只有大家都敢站出来维权,才不会让违法者肆无忌惮。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信息来源: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