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全民医保,守护的是健康,温暖的是民心。10月30日,大皖新闻记者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决胜‘十四五’奋进新征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上了解到,“十四五”期间,我省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为百姓织密医疗保障网。
全民参保待遇保障更公平
“‘十四五’期间,我省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形成了一张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的医疗保障网。”安徽省医保局局长吴振宇介绍说,我省推进基本医保省级统筹,落实待遇清单制度,完善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推动医保待遇更加公平适度。建立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有效保障参保职工普通门诊就医报销需求。
同时,动态增加医保门诊慢性病特殊病保障病种,目前门诊慢特病病种达83种,戈谢病、视神经脊髓炎等不少罕见病纳入保障范围,医保目录内药品总数增至3159种。
“未来,我们将通过优化政策、加强保障、机制创新、数据赋能等,不断巩固和扩大参保覆盖面。”吴振宇介绍,我省将继续落实参保长效机制,同时,我省试点地市还将至少探索6个长效机制创新点,包括探索建立居民参保预缴费、实施医保可信支付和信用参保、灵活就业人员以“零存整缴”的形式缴纳职工医保等,进一步扩大基本医保参保覆盖面。
医保改革看病就医负担轻了
为了减轻看病就医负担,我省坚持招采合一、量价挂钩,打造医药集中带量采购“安徽模式”,推进集采药品进基层医疗机构、进民营医疗机构、进零售药店,累计有28批次药品、32批次耗材、3批试剂集采中选结果在我省落地执行,以落地首年计算可节约采购资金183亿元。
实施更有效率的医保支付方式,是保障群众获得优质医药服务、提高基金使用效率的重要举措。“十四五”期间,我省通过打好医保支付“组合拳”,持续降低参保患者医疗费用负担。2022年,我省即提前一年完成国家要求的DRG/DIP付费对统筹地区、医疗机构、病种分组、医保基金“四个全覆盖”目标,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能。
此外,我省还深入推进医药价格综合治理,优化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先后降低性激素、PET-CT等检验检查类项目价格,对接落地国家医保局医疗服务项目立项指南,让医疗服务项目更规范、收费更明白。
守好基金用好群众“救命钱”
如何管好用好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2021年12月31日,我省颁布实施《安徽省医疗保障基金监督管理办法》,先后出台行刑衔接、举报奖励、医保支付资格管理等16项配套制度,构建起常态监管、联合监管、协同监管、自主监管、智能监管“五大体系”。
同时,全省医保系统重拳打击各类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问题,5年间共检查定点医药机构15.8万家次,挽回医保基金损失38.2亿元。
此外,我省还强化智慧赋能,完成智能监控系统部署应用,实施基金使用的事前提醒、事中审核和事后监管,持续构建医保基金监管高压态势。
截至目前,我省17个统筹地区均已开展医疗保障智能监管实际应用,淮北、蚌埠、马鞍山3市还被选定为全国智能监管改革试点地区。全省已有27346家定点医药机构接入智能监管子系统,事前提醒累计提供服务6.1亿次,发现疑似违规1177万次,已审核确认违规214.5万人次,确认违规金额2.2亿元。2025年,我省还通过应用“肿瘤标志物检测”监管模型追回违规金额6244万元。
优化服务提升群众获得感
为了让医保服务更优,全省医保系统加强基层医保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医保服务下沉延伸,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推出就医全流程“一码通办”、异地就医备案“掌上随办”、慢性病待遇认定“即申即办”、生育津贴“免申即享”等一系列便民举措。“十四五”期间,我省成功建成并启用全国统一标准的医保信息平台。截至目前,平台安全平稳运行超1400天,累计结算超10亿人次。
今年起,在全国率先实现医保与定点医院即时结算,缓解医院现金流压力;统一启动医保与“安徽惠民保”同步结算模式,助力商保服务提升;加快建设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模块,加速医药企业回款周期。今年5月19日,我省率先上线“医保影像云索引共享模块”,推动数字影像技术进步。
在支持人口发展上,“十四五”期间稳步提高灵活就业人员、城乡居民参保人员生育医疗待遇水平,分娩住院补助标准较原先翻一番,并将“取卵术”等8个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报销。2025年10月1日起,实行生育保险住院分娩医疗费用省内异地直接结算,生育津贴统一直接发放至个人。
大皖新闻记者吴碧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