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太阳]果不其然!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与到访的美国总统特朗普会晤后,正式对外公布了

[太阳]果不其然!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与到访的美国总统特朗普会晤后,正式对外公布了总额5500亿美元对美投资机制的首批潜在项目清单。 (参考资料:2025-10-29 每日经济新闻——总计5500亿美元!日本对美投资计划清单曝光,最大项目近1000亿美元,美股这一板块应声大涨) 首先需理清事件脉络:日本首位女首相高市早苗当选仅一周,便与刚重掌白宫的特朗普共同宣布一项重要协议,该协议并非临时决策,早在当年7月已敲定,此时官宣本质是一场政治秀,双方皆希望借此提升自身政治存在感。 美国的利益诉求十分明确,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公开表示,协议资金中超过半数将投入电力与能源基建领域,阿拉斯加LNG项目、燃气轮机供应已被纳入清单,目前有十多家日本企业正针对参与方案展开研究。 这一安排并非平等合作,更像是美国推动日本出资助力自身基建建设。 从本质来看,该协议是典型的“关税换投资”交易,协议明确规定,日本输美商品需缴纳15%的基准关税。 要知道,汽车及零部件在日本对美出口中占比达28.3%,这笔关税数额可观,实质是日本为达成协议所付出的妥协代价。 更关键的是,日本投资的具体领域由美方指定,日本在这一过程中几乎没有话语权。 从经济实力来看,日本并无充足底气承担这笔巨额投资,2024年,日本GDP跌破3万亿美元,同比下降0.5%,财政赤字高达49.17万亿日元,经济基本面本就疲软。 此次计划投入的5500亿美元,约占日本年度GDP的20%,这种资金调配方式本质是“拆东墙补西墙”,将国内资源转移至美国,填补美方需求缺口。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似乎并未吸取历史教训,当年“广场协议”对日本经济造成的冲击尚未完全消退,如今又陷入新的困境。 目前,日本企业对美净投资已达11.9万亿日元,占日本对外投资总额的47%,大量资金外流导致本土制造业“失血”严重。 以造船业为例,该行业本有扩产计划,却因资金需优先投入美国而缺乏支撑,本土产业空心化问题持续加剧。 高市早苗推动该协议的背后,是对自身政治前程的考量,她刚上台执政,政治根基尚未稳固,试图通过靠拢美国巩固自身地位。 但这一决策的代价却由日本经济承担,据野村估算,该协议将导致日本GDP再降0.55%,在原有经济不景气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剧衰退风险。 美国向日本承诺的“甜头”实则缺乏实际保障,所谓的关税优惠,至今未出台具体实施细则,且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仍处于诉讼阶段,协议效力随时可能失效。 长期以来,“美国优先”始终是美国外交与经济政策的核心原则,盟友在其战略中仅扮演工具角色,有用时被拉拢,无用时则被搁置。 协议的负面影响已开始在日本国内显现,农业领域首当其冲,协议要求日本从美国采购的大米数量增加75%,从35万吨提升至60万吨,这一规定导致日本本土稻农利益受损,不满情绪高涨。 汽车业所受冲击更为直接,输美关税从2.5%大幅提升至15%,直接导致日本汽车对美出口连续多月暴跌,行业发展陷入困境。 从整体格局来看,日本将安全领域与美国深度绑定,必然导致其在经济层面受制于美国,5500亿美元的投资投入后,美国基建领域的需求得到缓解,而日本却需独自承担经济衰退的压力。 这一局面本质是历史的重复,只是美国的资源掠夺方式发生了变化,若日本不能及时认清现状,未来可能面临更严峻的经济与政治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