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太阳]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就俄乌和平谈判释放明确信号,核心立场态度鲜明:乌克兰已

[太阳]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就俄乌和平谈判释放明确信号,核心立场态度鲜明:乌克兰已准备好进行和平谈判,但不会像莫斯科要求的那样首先从更多领土撤军。 (参考资料:2025-10-28 参考消息——泽连斯基:已准备好进行和谈,但不会放弃领土) 泽连斯基近期提及谈判一事并非偶然,其中蕴含多重复杂考量,值得深入分析。 自2022年2月冲突爆发至今,时间已接近3年,泽连斯基此前并非未曾提及谈判,但此次表态与以往存在明显差异。 早年他曾明确表示“不取胜绝不谈判”,彼时的决绝态度如今已不复存在;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其立场软化、愿意通过割地妥协来结束冲突,相反,他的底线十分清晰:允许停火,但领土一寸都不能再丢失。 外界难免疑惑,冲突已持续许久,为何选择在此时释放愿意谈判的信号?事实上,这并非因军事上难以支撑而妥协,而是战争带来的代价过于沉重,超出了承受极限。 从平民伤亡来看,联合国早在2023年2月就发布数据,冲突首年便已造成至少8006名平民死亡、1.3万多人受伤,且这一数据仍为保守统计,实际伤亡情况可能更为严重。 经济层面的打击同样触目惊心,乌克兰官方统计显示,2022年该国GDP暴跌29.1%,创下30多年来最严重的经济下滑纪录。 世界银行后续评估指出,乌克兰战后恢复所需成本已飙升至4110亿美元,这一数字是其2022年经济规模的两倍多。 农业方面,黑海运输通道受阻导致粮食无法正常出口;工业领域,大量工厂要么遭遇轰炸损毁,要么被迫停工;民众生活更是苦不堪言,要么流离失所逃往他国,要么留在国内躲避空袭。 在此背景下,泽连斯基提及谈判,也是向国内外传递明确信号:乌克兰追求的是有尊严的和平,而非无条件的忍耐。 需要注意的是,“不按俄罗斯要求撤出更多领土”这一表述,才是双方谈判中最难突破的核心分歧。 泽连斯基之所以能保持这一强硬立场,背后有双重支撑,一方面源于民众的支持,基辅国际社会学研究所2024年5月的民调结果显示,仍有55%的乌克兰民众坚决反对为换取和平而割让领土。 对这些民众而言,被占领土上承载着家园、亲人的安葬之地以及成长记忆,绝无轻易放弃的可能。 另一方面则依赖外部援助,2024年乌克兰国防支出约为1000亿美元,其中美国援助350亿美元,欧洲援助250亿美元。 西方的援助并非无偿,即便援助力度存在波动,西方各国也不愿看到自身投入沦为“无效投资”,而乌克兰割地求和显然与西方的战略预期相悖。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俄罗斯方面的态度同样没有软化,普京多次强调要“尊重现实”,这里所指的“现实”,即俄罗斯已实际控制的克里米亚及顿涅茨克等四州——这些地区早已被俄方纳入自身领土体系。 乌克兰坚持“不撤更多领土”,本质上是不承认上述地区的归属现状,双方在核心领土问题上的分歧直接摆在台面上,如同两方争夺一块土地,一方声称“这些区域早已归属自己”,另一方则强调“原本就是自己的领土,一寸都不能让”,仅在领土归属这一问题上,双方就难以达成共识。 与此同时,前线战事从未停歇,2024年,乌克兰已丢失3600多平方公里领土,顿涅茨克、哈尔科夫东部地区损失最为严重。 截至10月底,基辅还遭遇了101架无人机的大规模袭击,即便成功拦截90架,仍造成3人死亡、31人受伤,其中包括6名儿童。 泽连斯基释放谈判信号,实际上是向多方传递信息:对俄罗斯表明“愿意谈判,但拒绝接受不合理要求”;对西方强调“并非好战,而是俄方诉求超出合理范围”;对国内民众则说明“追求的是有尊严的停火,而非投降”。 不过,后续局势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俄罗斯是否会回应谈判提议?西方会因为乌克兰释放谈判意愿而增加援助,还是反过来劝说乌克兰“通过让步换取和平”?这些问题目前都无法给出明确答案。 更何况,就在泽连斯基发声前几天,俄罗斯刚试射了射程达1.4万公里的核动力巡航导弹,还公开表示“若境内遭遇袭击,必将作出压倒性回应”,双方的强硬姿态仍在持续碰撞,后续局势发展仍需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