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己点一盏心灯
加班到深夜的林林走出写字楼,晚风裹着凉意吹得人打颤。她站在公交站台前,看着路灯把自己的影子拉得又细又长,手机里还躺着客户未回复的消息,一瞬间,疲惫像潮水般将她淹没。这时,口袋里的薄荷糖包装纸发出轻响,她剥开一颗塞进嘴里,清冽的味道窜进喉咙——这是她每天出门前都会放进包里的“小习惯”,就像为自己点了一盏小小的灯,在困顿时刻总能透出点微光。
这盏心灯,是困境里给自己的“缓冲剂”。大学时,陈默曾为一场重要的竞赛熬夜准备了三个月,却在最后一轮因紧张忘词,只能落寞地走下台。回到宿舍,他没有摔东西,也没有抱怨,而是打开抽屉,拿出一本泛黄的笔记本。那上面记满了他从高中开始的“小成就”:第一次独立解出数学压轴题、第一次在班级演讲不怯场、第一次靠兼职赚到生活费……看着那些歪歪扭扭却充满力量的字迹,他突然明白,一次失败不是人生的全部。就像黑夜里的灯,不一定能照亮整条路,却能让人看清脚下的每一步,有勇气继续往前走。
这盏心灯,也是迷茫时给自己的“定风锚”。好友苏棠曾在辞职后陷入焦虑,看着身边人按部就班升职、结婚,她总在深夜反问自己“是不是选错了”。直到某天,她整理旧物时翻出大学时画的插画——那时没有功利目的,只是单纯喜欢用画笔记录生活。她重新拿起画笔,每天在小书房里画两小时,看着颜料在画纸上慢慢铺陈,心里的焦虑渐渐消散。原来,心灯不需要多亮,只要能照亮自己真正热爱的方向,就足以抵御外界的喧嚣与迷茫。
生活总有阴云密布的时刻,没人能永远做我们的“提灯人”。但我们可以为自己点一盏心灯:可能是疲惫时一杯热奶茶的温暖,是迷茫时一句“再试试”的鼓励,是失意时翻看过往成就的笃定。这盏灯不需要照亮别人,只需要照亮自己的内心;不需要有多耀眼,只需要在黑暗中给我们一点支撑。当我们学会为自己点灯,就会发现,那些曾以为跨不过去的坎、熬不过去的夜,都会在灯光的陪伴下,慢慢变成身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