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华龙网:重庆为湿地保护立“标尺”!建设项目占用湿地生态评价有了专属技术规范

第1眼TV-华龙网讯(张元丽)建设项目占用湿地或湿地公园,生态影响如何评、专题报告怎么编?近日,重庆市地方标准《建设项目占用湿地、湿地公园生态影响评价专题报告编制规范》(DB50/T1896—2025,简称《编制规范》)正式发布,将于2025年12月22日正式实施,标志着重庆湿地保护迈入精细化、规范化新阶段。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湿地资源丰富,保护意义重大。此次《编制规范》以“尊重自然、保护优先、科学调查、客观评价”为原则,明确了专题报告编制的总则、程序、内容及自查要求,为今后建设项目占用湿地、湿地公园编制生态影响评估报告和审批提供重要参考。

据了解,《编制规范》为编制报告提出三大核心要求:需以实地调查为基础,摸清评价区生态与生物多样性本底;以科学预测为核心,评估项目直接及累积生态风险;以保护措施为闭环,按“避让、减缓、补偿、重建”次序制定全周期生态保护与监测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该《编制规范》附带了详细的资料性附录,相当于提供了“标准化模板”,包括报告的具体编写提纲、生态调查所需的各种数据记录表(如植物样方表、动物样线调查表、水生生物采样记录表等)以及生态影响评价自查表。

这套“三大核心要求+标准化模板”的组合拳极大地提升了规范的可操作性,确保了不同编制单位出品的报告内容完整、格式统一、数据可比,有力推动了整个评价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编制规范》将与现有制度形成合力,为建设项目划好生态“底线”。

重庆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编制规范》的实施将精准管控涉湿地项目生态影响,推动经济与生态协同发展。下一步,将深化强化项目审查,指导各区县深入学习运用《编制规范》,以标准化筑牢湿地保护防线,守护山城“绿色家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