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俄高官:沙俄占中国的不妨卖给中国。近年来,俄罗斯一直喊着“向东看”的口号,试图开

俄高官:沙俄占中国的不妨卖给中国。近年来,俄罗斯一直喊着“向东看”的口号,试图开发广袤的远东地区,但效果却一直不太理想。   远东那块地方啊,说起来真是冰火两重天。面积大得吓人,占全俄40%还多,地下埋着钻石、铀矿、贵金属,木材储量全国排前三。   可这么富饶的土地上,每平方公里才站1.1个人,比西伯利亚的荒原还冷清。更惨的是人口还在溜走,官方统计显示今年年初又少了3万多人,总人口掉到780万这条危险线以下。这就好比守着金山银山却找不到人手挖矿,普京能不着急吗。   其实俄罗斯为开发远东没少折腾机构。2012年专门成立远东发展部,后来权限扩大成远东与北极发展部。这些年又搞出《超前发展区法》,还推出“1公顷土地法”吸引人去拓荒。   政策红包撒下去,确实换来一些表面成绩——远东GDP增速曾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累计引资800亿美元,新建了四百多家企业。   但这些都是虚火,根本留不住人。毕竟生活质量摆在那儿,2019年远东排名最高的堪察加边疆区在全国才排第30名,年轻人宁愿去莫斯科挤合租房也不愿在远东住大别墅。   今年九月的东方经济论坛上,普京又搬出新方案。要在滨海边疆区搞国际超前发展区,对外资开放特殊优惠。还宣布修改建筑标准,允许直接用外国规范来搞建设。   最狠的是能源计划,他要求大型能源公司制定长期方案,生怕远东将来工厂一多反而停电。这些招数看似全面,却透着一股手忙脚乱。就像装修队长发现墙面没砌就先买吊灯,根本顺序不对。   交通蓝图更是画得天花乱坠。铁路方面打算把贝阿铁路全线改成双轨电气化。公路则规划了从圣彼得堡直通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万里走廊,想让它成为欧亚运输大动脉。甚至北极航道都搬出来了,说要造破冰船、建救援中心,把冰封航线变成国际物流通道。   但明眼人都知道,远东现在最缺的不是道路而是轮胎压过道路的车辆。人口持续外流,运再多货物也是白搭。   说到底,俄罗斯的远东战略困在死循环里。他们以为撒钱搞基建就能吸引人,可事实上只有先留住人才能谈发展。   俄媒《独立报》说得直白:对远东的投资根本挡不住人口外流,生活质量上不去都是空谈。这就好比先得把池塘修好,鱼才愿意游过来。现在俄罗斯却指望鱼在旱地里等着池塘完工。   那位俄高官“卖地论”的荒唐言,正是这种焦虑的极端表现。当正常手段不见效,就开始动歪脑筋。但历史早证明,中国在领土问题上从不做交易。   1886年吴大澂在珲春谈判时,面对沙俄威胁硬是争回黑顶子地区,还重立“土字牌”守住图们江口。现在更不可能对领土问题有丝毫让步。   俄罗斯真正该学的,是当年中国开发西部的智慧。不是简单扔钱搞项目,而是用产业吸引人,用教育留住人。   比如珲春现在利用三国交界优势发展跨境旅游,比强推“1公顷土地”实用多了。最近俄方也在琢磨培训中文导游、简化签证手续,这才是开窍的表现。   远东的未来不在于能卖多少资源,而能否成为连接亚太的桥梁。去年东方经济论坛上,俄方主动提出在北京、哈尔滨设招商办公室,这就是好苗头。但关键要放下“施舍者”心态,真正以平等伙伴身份参与区域合作。毕竟邻居盼的是共赢生意,而不是一场甩卖祖产的清仓大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远东发展需要几十年持续投入,不是靠几届论坛、几份文件能搞定。普京把远东定为“21世纪优先事项”没错,但若只当成政治任务而忽视市场规律,最终恐怕连那780万人口都守不住。到那时,恐怕再惊世骇俗的“卖地论”也救不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