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美国罩着的印度被打了,俄罗斯罩着的伊朗被打了,只有中国‘罩着’的巴基斯坦最没事!

美国罩着的印度被打了,俄罗斯罩着的伊朗被打了,只有中国‘罩着’的巴基斯坦最没事!台湾时事评论员唐湘龙在一档节目中这样说道。   先看印度这边。印度这些年跟美国越走越近,双方防务合作搞得火热。他们签署了《地理空间合作基本交流和合作协议》等多项防务协议,使美印成为实质上的军事“盟友”。   莫迪政府原本想借着和美国结盟来制衡中国,结果却陷入尴尬境地。特朗普重新上台后,美印在贸易、移民和人权问题上的分歧越来越明显。   美国持续利用2023年6月侦破潘农遇刺案所掌握的证据材料打压印度,而印度技术人员在美国的H-1B签证问题也成了争议焦点。   更让印度头疼的是,它和周边国家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关系持续紧张,如今与孟加拉国临时政府的关系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为了反制印度,孟加拉国临时政府正积极恢复和发展与巴基斯坦关系,这也是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以来,发源于东巴基斯坦的孟加拉国第一次恢复与巴基斯坦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往来。印度本来想靠向美国来提升自己的地区影响力,结果反而让自己在南亚陷入被孤立的状态。   再看伊朗的情况。伊朗长期以来依靠与俄罗斯的战略合作来应对西方压力,但这一策略在当前中东变局中遭遇严峻挑战。   叙利亚政权更迭、黎巴嫩真主党在黎南部地区撤离、胡塞武装的局部失败,都使得伊朗在中东的影响力受到了严重削弱。这不仅打击了伊朗的地区战略,也削弱了“抵抗轴心”作为一个统一战线的凝聚力。   伊朗内部也是问题重重。国际制裁导致伊朗经济举步维艰,通货膨胀和高失业率使民众生活水平急剧下降,激化了社会不满情绪。   伊朗的外交政策也面临巨大挑战,核计划的重启引发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而与以色列等地区国家的冲突,以及与美国的紧张关系,使得伊朗在国际舞台上的处境更加复杂。   对比之下,巴基斯坦的情况确实比印度和伊朗要好不少。虽然巴基斯坦自己也面临政治动荡和恐怖主义威胁,但它和中国的关系始终稳如磐石。   中巴两国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这是比“全面战略合作伙伴”更高层次的友好关系。“全天候”就意味着不管什么时候、不论风云如何变幻,两国都是密切而友好的。   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为巴基斯坦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发展机遇。中国不仅大力支持巴基斯坦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还克服疫情下的各类困难,如期完成了中巴经济走廊下的一系列项目。   这将为疫情后的巴基斯坦经济复苏和发展,提供长久的增长动力。这种合作不是空谈,而是真正在帮助巴基斯坦提升自身的发展能力。   巴基斯坦也经历过政局动荡。2022年11月,巴基斯坦前总理伊姆兰·汗遭遇刺杀事件,差点丧命。但即便如此,中巴关系也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就在伊姆兰·汗遇刺后不久,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访问中国,中国领导人明确表示:“中国和巴基斯坦是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中方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巴关系,始终将巴基斯坦置于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   巴基斯坦之所以比印度和伊朗更稳定,关键在于中国提供的是平等互利的合作,而不是单方面的压制或利用。中国对待巴基斯坦的态度,与美国对待印度、俄罗斯对待伊朗的方式有本质区别。中国更注重通过共同发展来实现区域稳定,而不是搞地缘政治博弈。   中国对待合作伙伴讲究相互尊重和平等互利。中国领导人曾用“走亲戚”来形容中巴高层交往。这种亲戚般的关系不是建立在短期利益基础上,而是历经几十年风雨考验的真情实意。中国在与巴基斯坦的合作中,始终坚持互利共赢,绝不干涉巴内政,这是中巴友谊能够历久弥坚的根本原因。   回头再看唐湘龙的那个观点,确实点出了当前国际关系中的一个现实。国与国之间的友谊不能只看表面文章,关键要看在风雨来袭时能否彼此相守。巴基斯坦作为中国最坚定的朋友之一,其相对稳定的局势恰恰证明了以相互尊重、平等互利为基础的国际关系模式的生命力。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国都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印度选择向美国倾斜,伊朗依赖俄罗斯支持,而巴基斯坦则与中国建立了历经考验的全天候友谊。   这三种不同的选择带来的不同结果,或许能为其他国家提供一些启示。真正的友谊不是靠条约来维系,而是靠行动来证明。在这个意义上,巴基斯坦的选择确实让它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印度和伊朗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