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恩负义,巴西对中国出手了!10月28日媒体爆料,巴西外贸委员会正式官宣,对原产于中国的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做出反倾销肯定性终裁,不仅要加征反倾销税,还要征5年! 金红石型二氧化钛还有个更通俗的名字叫钛白粉,家里刷墙的乳胶漆要靠它增白遮丑,塑料盆、塑料水管里加了它才不容易晒裂变色,就连打印纸、作业本想显得白净厚实,也得掺上点这东西,质量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日常用品的耐用度和外观。 巴西这次干的事,就是给中国出口到当地的这种金红石型二氧化钛额外加税,而且加得不少,每吨要多交1148.72到1267.74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就是七八千到八千多块钱一吨,一征就是5年,等于硬生生把中国货的价格抬了一大截。 这事可不是突然发生的,早在去年1月,巴西本土一家叫Tronox的企业就跳出来告状,说中国货卖得太便宜,冲击了他们的生意,还说中国货每吨卖2354.58美元,比他们本土的便宜1561美元,倾销幅度高达66.3%。 可实际上这两年巴西从中国买的钛白粉从8.58万吨涨到了10.08万吨,占了当地市场的80%,这都是巴西的商家和工厂用脚投票选出来的,毕竟中国货性价比高,质量也靠得住,能帮他们省成本。 最让人寒心的是,巴西这么干的时候,忘了这些年中国是怎么真心实意帮它的。 中国已经连续15年是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相当于巴西的“头号买家”,就说今年前10个月,两国做的生意就有1.14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还多了9.9%,比中国外贸整体增速都高不少。 这里面中国从巴西买的货就有7081.5亿元,比卖给他们的多了近3000亿元,等于是净帮巴西赚了一大笔。 巴西农民种的大豆,七成以上都卖给了中国,要是没中国的订单,他们的大豆堆在仓库里都要发霉;巴西的铁矿砂更是离不开中国,咱们建房子、造汽车都需要,每年从巴西拉走的量占了他们出口的七成多,这些都是巴西最赚钱的买卖,靠着中国市场,巴西的经济才稳得住。 除了买他们的东西,中国还帮巴西建了不少实打实的好项目。北边的水电多但人少,南边人多却缺电,中国国家电网就帮他们建了美丽山特高压输电项目,跨越两千多公里把水电送过去,满足了2200多万人的用电需求,后来又中标了巴西东北的特高压项目,要把风能、太阳能送到首都去。 还有圣保罗的城际铁路,也是中国公司帮着建的,让当地人出门能坐快车;中国企业还在巴西建了光伏电站,给几万家庭和企业供清洁能源;华为在亚马逊雨林铺了八千多公里的光纤,让偏远地方也能用上网络;比亚迪干脆在巴西建了大工厂,又造车又造电池,帮他们创造工作岗位。 可以说,中国从经济到基建,方方面面都在帮巴西发展,可巴西转头就对着中国的产品下手。 巴西之所以敢这么干,说到底是自家的企业不争气,又不想着好好改进。巴西本土就Tronox一家主要做钛白粉的企业,用的还是老工艺,原料要从一千多公里外的矿山运过来,成本本来就高,卖得还贵,一吨要2800到3400美元,比中国货贵出一大截。 他们不想着怎么降低成本、提升技术,反而找政府告状,靠加税把中国货挤出市场。 其实巴西的化工行业一直有问题,原材料没优势,工厂开工率低,贸易逆差越来越大,可他们不琢磨着怎么跟上国际水平,反而把中国产品当成“替罪羊”,搞这种短视的保护主义。 更可笑的是,巴西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今年9月刚对中国的聚酯短纤加税,月底又对聚酯纤维织物开了罚单,短短一个月三次出手,明摆着就是要跟中国产品过不去。 可他们没算明白账,这么干最后坑的是自己人。中国的钛白粉出口到巴西的只占7.7%,大不了卖到东南亚、非洲去,有的是市场接盘。 但巴西的下游企业就惨了,涂料厂、塑料厂没了便宜的中国原料,成本一下涨了三成,要么自己扛着压缩利润,要么就涨价卖给老百姓,最后买油漆、买塑料盆的普通巴西人得花更多钱,中小企业说不定还得倒闭。 想想这些年中国对巴西的好,连续十几年当最大买家,帮着建电站、修铁路、铺光纤,把它的经济和民生都往好里带,结果巴西转头就用加税的方式回报,对着中国的产品下狠手,这不是忘恩负义是什么? 说到底,就是自家企业没竞争力,不想着靠本事赢市场,反而靠政府设门槛欺负帮过自己的人。 这种短视的做法,不仅寒了中国的心,最后还得让巴西老百姓和中小企业买单,真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