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古特雷斯时代将结束,美国硬抢秘书长职位,中方突然在联合国表态   随着2026年

古特雷斯时代将结束,美国硬抢秘书长职位,中方突然在联合国表态   随着2026年底的临近,现任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任期也进入了倒计时,这位76岁的葡萄牙老人执掌联合国十年,从难民危机到疫情应对忙了个底朝天,如今总算要交棒了。   古特雷斯是联合国历史上第九位秘书长。他于2017年首次上任,并在2021年成功获得连任。他的第二个五年任期将在2026年12月31日正式结束。这意味着第80届联大将肩负起遴选下一任秘书长的重任。   就在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下任秘书长应遵循地区轮换惯例、由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人选出任时,美国却在今年10月出人意料地提出了新说法。美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多萝西·谢伊公开表示,美国将考虑从世界各地物色候选人,主张遴选过程应“以能力为基础”并向全球开放。   这一表态立刻在国际社会掀起波澜。按照联合国不成文的规定,秘书长职位应由世界各地区轮流出任。此前亚洲、非洲、东欧和西欧都已有代表担任过此职。接下来本应轮到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美国打破惯例的企图被广泛视为试图为自身或盟友掌控这一重要职位铺路。   面对美国单方面挑战地区轮换规则的行为,中国迅速作出回应。中国驻联大代表傅聪当即强调必须坚持主权平等与多边主义原则,明确反对任何破坏联合国现行秩序的做法。这一立场获得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响应。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近期也在多个场合表达了中方对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的坚定支持。耿爽指出,在当前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下,国际社会更需要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这些表态与美方的单边主义主张形成鲜明对比。   尽管秘书长遴选程序尚未正式启动,但几位潜在候选人已浮出水面。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拉斐尔·格罗西在9月22日率先宣布参选。他表示自己的目标是让联合国重新专注于和平与安全这一首要使命,并强调其执掌国际原子能机构期间积累的经验可以发挥作用。   与此同时,智利已表示将提名前总统米歇尔·巴切莱特,哥斯达黎加则计划提名前副总统蕾韦卡·格林斯潘。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呼吁联合国选出第一位女性秘书长。   丹麦常驻联合国代表克里斯蒂娜·马库斯·拉森就直言:“80年过去了,这个组织早该由一位女性来掌舵了。”   联合国秘书长的遴选过程充满政治智慧的设计。最终候选人需要由15个成员国组成的安理会推荐,并经联合国193个会员国组成的大会任命。而五个拥有否决权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英国、中国、法国、俄罗斯和美国——必须就一名候选人达成一致。   这一机制既反映了大国协调的现实,也确保了联合国秘书长的产生需要跨越极高的政治门槛。历史上,中国曾于1981年连续16次否决瓦尔德海姆的连任申请,展现了维护国际规则的决心。如今面对美国试图改变规则的行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中俄等国的反应。   秘书长人选之争本质上超越了单纯的人事更替,反映了更深层的国际秩序转型矛盾。美国此次动作与其近年来“美国优先”的对外政策一脉相承,试图通过控制国际组织关键岗位延续其影响力。   而中国和俄罗斯则倡导多边主义理念,主张全球事务应由各国共同商议。俄罗斯代表涅边贾在近期的一次会议上批评欧美国家将世界划分为“民主与专制”的对立阵营,直指西方正以意识形态工具维持其衰落的影响力。这两种国际秩序观的交锋使秘书长遴选过程成为国际格局演变的试金石。   在第80届联大一般性辩论的开幕致辞中,古特雷斯展现出面对全球挑战的紧迫感。他坦言:“世界正变得愈加多极化,这是积极的,反映了一个更为多样、充满活力的全球格局,但缺乏有效多边机制的多极化必然导致混乱。”   古特雷斯还强调了各国正面临的“全球性的压力测试”,这考验着我们的制度、团结与决心。作为联合国改革的倡导者,他今年3月启动了《联合国80周年倡议》,决定对联合国进行改革,一方面是为了提升效率,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应对美国等国家拖欠大额会费造成的财政压力。   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国家对美国试图改变规则的做法表示强烈不满。巴拿马常驻联合国副代表里卡多·莫斯科索就在10月24日对安理会表示,他们仍然希望“拉美和加勒比地区领导经验和形象将因为这个重要职位而得到应有的认可”。   许多发展中国家担忧,若按美方设想取消地区轮换,实质将强化大国对关键职位的垄断,使联合国再度沦为强权政治的工具。这些国家普遍期待秘书长遴选能够真正体现公平正义,让联合国更好地服务于全人类共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