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国际奥委会实在太霸道了,要求全部国际体育赛事取消在印尼举办,可以说“封杀”了印尼

国际奥委会实在太霸道了,要求全部国际体育赛事取消在印尼举办,可以说“封杀”了印尼,可万万没料到,印尼也相当强硬,压根不拿奥委会的要求当回事。 国际奥委会这波 “封杀” 操作属实有点拿架子,明明是体育圈的事儿,偏要摆出能左右一国主权的架势,可没料到碰到印尼这块硬骨头,人家根本不吃这一套。 事情得从雅加达筹备第 53 届世界艺术体操锦标赛说起,印尼为了办好这场赛事算是下了血本,79 支代表队的行程早就敲定,500 多名选手的参赛装备说不定都运到半路了,赛事预算付了八成,转播合同也签得明明白白,就等着鸣枪开赛赚口碑。谁能想到,临门一脚卡在了以色列选手的签证上,印尼政府直接把签证申请打了回去,半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 国际奥委会急了,连着开了三次远程会议,还两度派人飞过去面谈,姿态摆得极低,又是提议安排第三国过境,又是说可以把赛事延期,甚至想出了闭环入境的法子,生怕这赛事黄了。可印尼那边就一句话:“这涉及国家底线”,把所有方案都给驳回了。 外人看着可能觉得印尼太冲动,其实这背后全是刻在骨子里的立场 —— 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穆斯林国家,印尼从建国起就没和以色列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支持巴勒斯坦更是写进外交政策的原则。雅加达特区行政长官早说了,以色列在加沙造成的人道主义灾难让人没法忍,这时候让以色列运动员来参赛,只会惹得大多数印尼人不满,这种触及民族情感的事,怎么可能妥协。 再看国际奥委会的 “霸道”,这次说封杀就封杀,要求所有国际体育赛事都别去印尼办,可翻翻旧账就知道,这标准压根不统一。 2019 年马来西亚也拒绝给以色列运动员发签证,当时奥委会也就口头警告了几句,没动真格;去年俄罗斯因为国际局势被禁赛,可以色列明明也深陷争议,却能照常参赛,这双标玩得也太明显了。 更有意思的是,之前美国盐湖城申办 2034 年冬奥会时,奥委会还拿着主办权当筹码,逼美国在反兴奋剂调查的事上让步,最后美国奥委会主席为了保住申办资格,只能乖乖妥协。合着奥委会的规矩是看对象下菜碟,碰到美国就灵活变通,碰到印尼就耍起封杀的硬手段。 印尼能这么硬气,可不是脑子一热。他们早就算过账,办一场国际顶级赛事能拉来 1 亿美元左右的旅游收入,还能创造近千个临时岗位,这次世锦赛的八成预算砸进去,损失确实不小。 可比起经济损失,国家立场才是更重要的 —— 总统普拉博沃早就放话,只有以色列承认巴勒斯坦国,印尼才愿意建交,这种关乎外交根本的原则问题,怎么可能因为一场体育赛事动摇。 而且以色列体操联合会还跑去国际体育仲裁法院上诉,结果被驳回了,这等于法理上也站在了印尼这边,毕竟签证发放本就是主权国家的权力,奥委会再横也管不着人家的主权。 更关键的是,印尼压根没把奥委会的封杀当致命打击。前两年刚办完亚运会和亚洲杯,体育基础设施早就搭好了,就算少办几场国际赛事,国内的体育活动照样能搞。 再说了,印尼体育部长早就放话,就算不能办奥运相关赛事,也要在东南亚和亚洲层面发挥作用,把体育当成国家形象的名片。反观奥委会,表面上喊着 “体育中立”,实际上早就把体育当成了施压的工具。 1980 年美国抵制莫斯科奥运会,苏联抵制洛杉矶奥运会,那时候奥委会也没这么强硬地封杀主办国,现在倒好,为了以色列选手的签证,就对着印尼下死手,这哪是维护体育精神,分明是借着体育耍权威。 以色列那边有六个运动员没能参赛,其中还有个奥运冠军想卫冕,确实挺可惜的,但这账真不能算在印尼头上。要是奥委会真讲规矩,就该先想想怎么维护主办国的主权尊严,而不是逼着人家突破底线。 印尼这次就是吃准了奥委会的双标本质,知道所谓的 “封杀” 也就是吓唬人,毕竟真要把全球人口第四大国彻底推出体育圈,奥委会的面子也挂不住。再说了,印尼民众都站在政府这边,这种时候妥协才是真的丢民心,比起赛事收入,保住民心和国家立场才是长远之计。 现在两边就这么僵着,奥委会放了狠话,印尼也没松口,受影响的看似是运动员,实则是奥委会自己的公信力。毕竟越来越多人看清了,所谓的 “体育无政治” 不过是句空话,奥委会想拿封杀当杀手锏,碰上印尼这种认死理的国家,也只能碰一鼻子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