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太阳]尼日尔军政府敢把法国铀矿、中国油企、澳洲金矿一口气收归国有,不是莽撞,是

[太阳]尼日尔军政府敢把法国铀矿、中国油企、澳洲金矿一口气收归国有,不是莽撞,是算准了“穷国也能掀桌子”。 尼日尔军政府在6月突然宣布,把法国欧安诺公司旗下的索迈尔铀矿划给国家。欧安诺可是法国政府高度控股的能源巨头,几十年来在当地稳坐资源头把交椅。 军政府根本不顾法国的反对,一通“资源主权”的说辞,直接把企业的股票和资产揽入怀中。原本还说会补偿,但外界都明白,被动失去核心利益,法国这回可真是吃了大亏,跟尼日尔的关系也降到冰点。 其实中国企业在尼日尔遭遇的风暴,比法国来得还要早。今年三月,中石油刚刚投入了数十亿美元建管道、炼油厂,结果军政府说翻脸就翻脸。 中石油的上亿美元资金被扣押,三名高管被赶出国,还被开了一张天价税单。而尼日尔自己的国企却拖欠着中资炼油厂的巨额账款。军政府明面上的理由模棱两可,实则就是对外资毫不客气。 而中国这几年在非洲投钱投技术,正是希望大家一起赚钱、一起发展,但眼下这些措施,完全是把合作精神往后扔。 澳大利亚的麦金内尔资源公司也没躲过去风暴,军政府盯上他们旗下的利普塔科金矿,说企业该投的钱没到位,还拖工资、欠税收,甚至今年矿区还发生了袭击事故。 因为这些理由,尼日尔直接把唯一的大型金矿也划给了国家。他们这一系列操作,从矿产到油气,再到金矿,没有一个外国巨头能全身而退。 军政府接连出手,看起来是要彻底掌控国家资源,削弱对西方势力的依赖,在国内攒足威信。但现实不那么简单,收回这些产业后财政压力更大,技术也缺,安全局势又让人头疼。这些关键产业不仅要钱还得有管理经验,远不是一句“国有化”就能解决的事。 国际投资圈都在看尼日尔的选择,很多企业可能再也不敢轻易进场。没有了外部投资,这些产业要么停滞,要么变成巨大的负担,原本能赚钱的项目有可能最后变成拖累。 对于中国来说,中石油不仅带去了钱,还搭建起整个石油产业链,帮尼日尔造好了基础设施,让国家有了出口和财政来源。 现在遇到毫无预警的变故,资金被扣、管理团队被撵走,大家都清楚,这种做法堵住了合作的路,也让双边关系陷入尴尬。中国在非洲投入的一直是长远打算,不是来抢资源,碰到这种事,自然会重新考虑风险。 尼日尔军政府这波国有化风潮,说得好听是巩固经济自主权,实际却是把大国企业推向门外。短时间也许能在国内赢得掌声,长期来看,失去国际信誉、引发产业困境,这些代价一点都不小。谁能想到,把桌子掀了之后,剩下的残局还得靠自己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