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保,是民生之基、幸福之源;参保,是信任之托、安心所系。10月29日下午,从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传来消息:我市“全民参保·福暖万家”工程推进有力,目前已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参保636.93万人,67项社保业务“掌上”可办,1.76万家企业“免申即享”获得稳岗返还资金1.72亿元。一张更加密实、更有温度的社保网络,正在港城大地织就幸福底色,让“人人有社保、生活更美好”从愿景走向现实。
稳岗返还“免申即享”
1.72亿元精准直达企业
“我们没跑一次腿,钱就直接到账了!”烟台黄渤海新区一家机械制造企业的人事经理陈先生欣喜地告诉记者,公司在9月收到了一笔3万元的稳岗返还资金,“这笔钱就像及时雨,让我们有更多资金用于员工的技能培训。”
这样的“无感智享”正在烟台成为常态。据市社会保险服务中心主任盖石磊介绍,我市创新推行“政策找企”服务模式,通过大数据精准匹配,企业无需申请即可享受政策红利。截至9月底,全市已有1.76万家企业“免申即享”获得稳岗返还资金1.72亿元,惠及职工51.5万人次。
除了稳岗返还,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同样为企业注入活力。今年我市延续实施失业保险费率1%的政策,已累计为全市参保单位降费减负15.55亿元。对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离校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16—24岁登记失业青年三类人员的企业,还给予一次性扩岗补助,形成“减、返、补”三个层面的政策组合拳。失业保险用“真金白银”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减轻负担,助力发展。
在保障民生底线方面,自今年10月1日起,我市失业保险金标准同步上调。海阳市、莱阳市、栖霞市失业保险金标准调整为每人每月1989元,市直及其他区市失业保险金标准调整为每人每月2160元,切实兜牢了劳动者的基本生活保障。
社保服务“零跑腿”
28个高频事项“就近办”
“以前打印参保凭证要专门请假跑大厅,现在在家动动手指就搞定,真是太方便了!”在莱山区一家科技公司工作的“90后”白领张晓雯向记者演示了通过“爱山东”APP办理社保业务的全过程,短短两分钟就完成了社保缴费证明打印。
这背后是烟台社保数字化转型的全面提速。据市社会保险服务中心副主任孙华平介绍,烟台以流程优化为根基,以数据赋能为抓手,全力构建参保服务新格局。通过推进“一件事”改革,已累计取消过程材料10余种,精简信息20余项。曾经需要多头奔波的事务,现在通过“一窗通办”就能一次性解决。这种“一站式”服务模式的推行,让群众办事从“跑多窗”变为“一窗办”,从“多次跑”变为“一次好”。
更深刻的变化发生在线上。依托省政务服务网和“爱山东”APP,参保登记、缴费核定、权益记录查询打印等67项社保服务实现了“网上办”“掌上办”。社保关系转移也不再需要往返转出地和转入地,指尖轻触即可完成全流程办理,真正实现了“不见面、零跑腿”的服务目标。
“数据跑路”正在替代“群众跑腿”。通过大数据、AI和数字档案等技术,企业社保参保登记实现“无感开户”。借助“社保+基层平台”“社保+合作银行”等模式,28个高频事项实现“就近办”,城乡两个“服务圈”基本形成——城区15分钟、乡村辐射5公里,社保服务触手可及。
创新搭建的“飞燕传书”推送平台,将社保服务推向精准化、个性化新阶段。平台能自动识别企业特征,精准推送符合其实际情况的“减免缓”社保惠企政策。同时,通过建立社区、村居网格服务微信群、人社微信公众号等渠道,搭建起立体化的社保政策宣传网络,确保政策红利及时释放、精准直达。
工伤康复探新路
60家医院实现早期介入
作为省内首批工伤康复重点联系城市,烟台正在探索一条从“伤后补偿”到“全程康复”的创新之路。市社会保险服务中心副主任姜军表示,今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国家和省关于工伤保险工作的部署,积极推进工伤康复试点改革。
制度引领是关键一步。《烟台市工伤保险康复服务全面提升行动方案》的出台,为试点工作提供了清晰指南。更具体的变化发生在医院里——全市60家医院建立了工伤康复早期介入机制,这种“治疗与康复并重”的新模式,有效避免了因错过最佳康复期导致的二次损伤,大大提升了康复效果。
服务半径也在不断延伸。在全市范围内选取8家医院作为试点,将康复服务从住院康复延伸至门诊和社区康复,工伤职工可以就近选择医院进行康复治疗,大大降低了康复成本。持社保卡直接结算康复费用,则让办事流程更加便捷。通过建立协议机构工伤专管员制度,为工伤职工提供从前端预防、中端救治到后端康复的“全链条”辅助服务。
烟台在省内率先制定的协议机构管理办法,更是加强了对康复服务质量和费用的监管,确保每一分工伤基金都用在刀刃上。
面向未来,烟台将着力打造“工伤康复示范平台”,聚焦“预防、救治、康复”全链条服务,构建“预防在源头、救治有保障、康复高质量、回归无障碍”的工伤保险服务新生态。这个平台的建立,将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服务规范,推动全域服务质量提升,让更多工伤职工受益。
从失业保险的兜底保障,到社保服务的便捷高效,再到工伤康复的人文关怀,烟台正在用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果,诠释着“全民参保·福暖万家”的深刻内涵。随着“大数据+专员制+铁脚板”精准扩面模式的深入推进,一幅“人人有社保,生活更美好”的民生画卷正在港城大地徐徐展开。这些创新实践不仅提升了社会保障体系的运行效率,更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市民,展现了一座城市应有的温度与担当。
记者张孙小娱
通讯员刘林峰摄影报道
法律支持单位:山东助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