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抗美援朝战争,中国如果不出兵,美国人也不会打到中国去。可美国人却用了超过3000本著作来评价此战,将志愿军英勇奉为壮举,言外之意是被打服了,此战更是中国的崛起之战。 日本人说中国不出兵美军也不会打过来,这话着实站不住脚,连美国人自己写的三千多本著作都在悄悄打脸。 1950年8月刚过,美军的飞机就跟没头苍蝇似的往中国东北领空钻,短短四个多月里就来了421批1910架次,其中83批717架次直接往下扔炸弹、用机枪扫射,安东城里老百姓的房子被炸得只剩断壁残垣,无辜伤亡的民众根本数不过来。 这哪是“不会打过来”的样子,分明是把中国边境当成了随意撒野的靶场,算盘打得隔着太平洋都能听见。 美军在仁川登陆后更是嚣张到了极点,麦克阿瑟站在军舰上放话,要在感恩节以前饮马鸭绿江,把整个朝鲜都收入囊中。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空话,当时“联合国军”的先头部队已经推进到离鸭绿江只有几十公里的地方,坦克的履带都快碰到中朝边境的土地了。 这位五星上将甚至公开宣称要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言外之意就是打完朝鲜下一步就是中国,这种赤裸裸的威胁,但凡有点脑子都能听出弦外之音。 更别提美国早就把第七舰队派进了台湾海峡,阻挠中国统一,这前后一连串动作,分明是全套的遏制计划,真等美军站稳朝鲜半岛,下一步就是兵临城下,到时候再反抗可就晚了。 志愿军出兵后,美军才真正见识到什么叫硬骨头,这些经历后来全被他们写进了书里。上甘岭战役就是最典型的例子,美军一开始觉得拿两个小高地跟摊牌似的容易,指挥官范佛里特计划用5天、伤亡200人的代价就拿下阵地,结果打了43天还没啃下来。 美军动用了3个多师6万多人,300多门火炮、近200辆坦克,还有3000多架次飞机,扔了5000多枚炸弹,发射的炮弹足足有190多万发,把山头都削低了两米,创造出一个叫“范佛里特弹药量”的新词,说白了就是靠火力堆人头。 可志愿军硬是守了下来,第15军45师的战士们在坑道里断水断粮14天,全连打到最后只剩6人还在冲锋,一面战旗上留下381个弹孔。最终美军付出25000多人伤亡的代价,连一寸土地都没抢到,这场仗直接打没了他们的进攻底气。 长津湖战役更能看出美军根本不是善茬,也更能体现出兵的必要性。当时美军陆战第一师号称王牌中的王牌,带着全套防寒装备和重火力北上,却没想到遇上了穿着单衣的志愿军9兵团。 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里,志愿军战士冻成冰雕都保持着冲锋姿势,9兵团虽然减员高达4万余人,其中冻伤就有3万多人,20军一个军就冻死冻伤11000余人,但还是把陆战一师揍得狼狈逃窜,让这支王牌部队减员7321人,创下了美军史上少有的惨败。 后来美国记者大卫·哈伯斯塔姆在《最寒冷的冬天》里写,参战的美国兵回国后再也不愿提起这段经历,不是忘了,是实在丢不起这个人。 美军高层战后的反思更是戳破了“不会打过来”的谎言。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雷德利在听证会上直言,进攻中国是在错误的地方、错误的时间,同错误的敌人打一场错误的战争。 言下之意就是幸亏没真的跨过鸭绿江跟中国硬拼,不然输得更惨。第三任“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在回忆录里说得更直白,他成了历史上第一位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司令官,那种失望和痛苦藏都藏不住。 基辛格在《论中国》里说得更透彻,这场战争确立了新中国作为军事强国的地位,一夜之间就让中国跃进为世界强国之列,这哪是没打过来,是被志愿军硬生生堵在了门外。 那些说美军不会打过来的人,大概没见过美军的行事逻辑。他们连没参战的中国领土都敢肆意轰炸,连中朝边境都敢公开叫嚣要突破,真等他们占领朝鲜,岂会乖乖停下脚步? 要知道当时美国手握原子弹,又刚打赢二战,正是狂妄到极点的时候,若不是志愿军在朝鲜战场把他们打疼了,打服了,让他们见识到中国的骨气和战斗力,真不知道接下来会有多少麻烦。 美国后来花几十年写了三千多本著作,一会儿说志愿军纪律严明,一会儿夸志愿军战术灵活,连“人海战术”的谣言都被自己人戳破,说中国士兵个个善战又善用脑子,这哪里是评价,分明是用文字记录下被打败的事实。 这场战争确实是中国的崛起之战,不是靠嘴说的,是靠志愿军一枪一弹打出来的,是靠美军三万多架次飞机、一百九十多万发炮弹炸不垮的阵地撑起来的,这些实打实的战绩,比任何辩解都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