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战国名将廉颇,晚年竟在异国他乡的床上哭着喊“我还能吃饭,还能打仗”,最后含恨而终

战国名将廉颇,晚年竟在异国他乡的床上哭着喊“我还能吃饭,还能打仗”,最后含恨而终——这背后藏着的,是一代战神最痛的无奈! 《史记》里写得明明白白:廉颇是赵国的“顶梁柱”,跟蔺相如“负荆请罪”的故事传了两千年,可到了晚年,赵王信了小人的谗言,觉得他老了没用,硬是把他从战场上撤了下来。 更扎心的是,秦国打过来时,赵王又想起他的好,派使者去看他还能不能打仗。廉颇一听,当场吃了一斗米、十斤肉,披甲上马耍了一套枪法,吼着:“我还能为赵国死战!”可使者早被奸臣收买,回去跟赵王说:“廉将军是能吃,但一顿饭拉了三回肚子,老喽!” 就这一句话,断了廉颇的归国路。他被迫逃到魏国,魏王不敢用他;后来楚国偷偷请他去当将军,可他心里念的始终是赵国的铠甲、赵国的兵。在楚国的日子里,他常摸着旧战袍发呆,嘴里反复念叨“我思用赵人”——我想指挥赵国的士兵啊! 最终,这位曾让秦军闻风丧胆的老将,在楚国的寿春(今安徽寿县)郁郁而终。临死前,他眼前晃的大概还是赵国的军旗,耳边响的还是战场的号角吧? 其实廉颇的悲剧,哪是他老了?是朝堂上的猜忌,凉了英雄的热血。就像现在常说的“不怕敌人太强,就怕自己人拆台”,两千多年前的战神,早就替我们尝过这滋味了。 你觉得,要是赵王再信他一次,赵国的结局会不一样吗?秦国灭赵国 赵国 长平之战廉颇 赵王嬴政 赵大将军廉颇墓 赵王赵偃 王廉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