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基金由诺贝尔基金会运作,通过投资、接受捐赠、合理资金分配实现资产增值和奖项持续发放,具体如下: 投资策略 ● 投资范围转变:起初遵循遗嘱投资“安全证券”,如国债、市政债券、有担保公司债券和斯德哥尔摩房地产。1950年后可投资股票,1970年投资管理现代化,构建多元化投资组合。截至2024年底,不含直接持有的不动产,投资市值为66亿克朗,涵盖权益型基金(占比56%)、不动产与基础设施基金(占比9%)、固定收益资产及现金(占比12%)、另类资产(占比24%)等。 ● 外部委托管理:不直接投资证券,借助外部管理人。投资委员会遴选外部管理人,考量投资理念、业绩、风控等要素。外部管理人阵容强大,包括贝莱德、红杉资本、凯雷等。 ● 责任投资原则:是联合国支持的负责任投资原则签署方,遵循ESG理念,每年和外部管理人就ESG领域对话与持仓筛查,按负面清单,不投资争议性武器等生产商。 接受捐赠 接受全球基金会、团体和个人捐赠,如国际巴尔赞奖基金会、达格·哈马舍尔德亲属、日本科技奖等。1968年瑞典纪念基金银行捐献,获许出资颁发诺贝尔经济学奖,并承担1982年后评奖学术会议费用。 资金分配 ● 主要基金:大部分遗产作“主要基金”,用于发诺奖奖金和颁奖机构日常开销。收入减去一定比例后分五等份作为年度奖金。1946年后,除地方不动产税外其他税款免除。 ● 其他基金:设立“建筑物基金”付行政大楼和授奖仪式大厅租金;“组织基金”付各奖金部门诺贝尔学会组织费用;自一战起,未颁出奖金留作特别基金,现作用减弱;设应急储备基金,确保极端情况正常发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