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宗泽后是输给自己的格局和人品。 如果早就注册娃小智,还用等到大家都知道娃小宗,

宗泽后是输给自己的格局和人品。 如果早就注册娃小智,还用等到大家都知道娃小宗,后知道娃小智? 搞什么茅,什么师傅,哪个品牌不擦边? 老宗在世的时候,这个三叔弄个娃茅台被罚30万,后又弄个宗师傅AD钙奶跟娃哈哈的高度模仿。 这话真没戳错。谁能想到,作为宗庆后亲弟弟、娃哈哈早期创始人之一的宗泽后,手里握着别人求不来的行业资源和家族背书,偏偏把路走得越来越窄。他明明见证过哥哥如何从零把娃哈哈做成国民品牌,却一门心思钻进了“蹭名气”的死胡同,这格局真是肉眼可见的小。 娃茅那事儿根本不止罚30万那么简单。2022年推出的“贵州娃茅酒”,瓶身白瓷、红飘带、红底金边标签,活脱脱就是茅台的“孪生兄弟”,连1499元的定价都刻意看齐。更鸡贼的是宣传里扯着“宗盛团队由宗庆后、宗泽后共同投资”的幌子,故意让消费者往娃哈哈身上靠。结果呢?娃哈哈第一时间发声明撇清关系,茅台直接递了律师函,最终他被罚了51万多,产品没卖几瓶就草草下架。这哪是做生意,分明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的碰瓷。 碰完茅台碰自家,宗师傅AD钙奶更是把“模仿”写在了脸上。白色瓶身、绿红标签,连容量和营养成分表都跟娃哈哈AD钙奶高度重合,甚至拉来一批娃哈哈老员工撑场面,宣称要“传承宗氏经营理念”。可消费者不傻啊,杭州的小卖店老板多半没听过这牌子,线上店销量也就两百来瓶,比娃哈哈的零头都不够。更讽刺的是,他卖2块钱一瓶,比娃哈哈还贵,却喊着要“走竞优路线”,这种自相矛盾的操作,只能让人看出投机的心思。 更掉价的是行事风格。2023年他旗下的宗盛刺梨公司,没拿到授权就敢用“娃哈哈 宗盛商业”的标识宣传,被罚款80万还不删违规内容。宗馥莉从娃哈哈辞职搞“娃小宗”,他紧跟着就推出“娃小智”,不仅宣称“配方和娃哈哈一模一样”,还逼着经销商二选一,不合作就取消资格。一边骂侄女“自私六亲不认”,一边踩着娃哈哈的名气给自己造势,转头又说“娃哈哈不是宗家的”,这番操作把利己主义摆得明明白白。 最该提的是,他早不是第一次陷入麻烦。2023年因股权转让纠纷被强制执行6317万,累计被执行金额超6799万,旗下公司还因未公示年报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明明握着娃哈哈早期资源,却不愿像宗馥莉那样砸钱搞研发建实验室,反倒把心思全花在蹭热度、仿包装上,这种短视恰恰暴露了人品短板——只想走捷径,不愿守规矩。 蹭来的热度终究长不了。娃哈哈的根基是宗庆后几十年攒下的口碑,宗馥莉搞“娃小宗”至少还在拼研发做原创,可宗泽后呢?从娃茅到宗师傅再到娃小智,没一个不是靠着“擦边”博眼球。路是自己选的,输了格局和人品,再好的牌也打不赢。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