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诺奖得主。 你知道他这辈子认的头三个字是啥吗? “人、口、手”。 教他这三个字的,是他那个裹了一辈子小脚、只念过几年私塾的妈,罗孟华。 我每次看到这段故事,心里就咯噔一下。 觉得我们现在拼了命给孩子报班、卷学历,在人家这儿,简直像个笑话。 一个三岁就被迫缠足的女人,一辈子没法利索地走几步路。她把自己所有的渴望、所有没读成的书、所有没走成的路,全都倾注到了儿子身上。 丈夫去美国留学,五年没回。 她一个人,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拉扯着一个娃。 没有学区房,没有辅导班,就在合肥老宅的天井里,用最土的办法,拿毛边纸当卡片,一笔一划地教。 那教的是字吗? 那是在给儿子的世界,开一扇窗。 后来,杨振宁去了美国,成了大科学家。 他把他妈接到长岛的实验室,那也是老太太这辈子唯一一次出国。 她看着那些奇形怪状的机器,一个也看不懂。 但她看得懂,全世界最顶尖的学者,都对自己儿子毕恭毕敬。 那一刻,她脸上的笑,比儿子拿诺贝尔奖还灿烂。 她这辈子,自己走不远。 却用那双被裹坏的脚,稳稳地托着儿子,让他飞到了人类智慧的最高处。 说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起跑线”? 不是金钱,不是学区,不是你认识谁。 而是一个母亲,用她的生命和爱,为你点亮的那盏灯,和你推开的那扇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