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宝宝巴士儿歌的“车厢”里不该有低俗广告身影

宝宝巴士有责任,也有义务对平台上的所有内容进行严格审核与管理。

据报道,有网友近日反映打开宝宝巴士旗下一款“宝宝巴士儿歌”App时,开屏时跳转到低俗擦边直播等不适合儿童观看的第三方广告,引发社会关注。宝宝巴士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出现在App上的问题广告是第三方平台接入的广告,此次事件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对此他们表示诚挚的歉意。

一边是专为儿童设计的儿歌应用,一边是低俗擦边的直播广告,如此强烈的反差让人错愕。作为一款专为儿童设计的启蒙教育应用软件,宝宝巴士出现这样的广告管理疏漏,无疑是对儿童网络环境的污染,也是对家长信任的辜负。

宝宝巴士称问题广告系第三方平台接入,这一解释虽道出了部分事实,却难以免除公众的担忧。毕竟,作为应用提供者,宝宝巴士有责任,也有义务对平台上的所有内容进行严格审核与管理,确保儿童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现实中,类似问题并非个例。随着儿童教育类App的蓬勃发展,广告已成为其重要盈利模式之一。然而,部分平台在追求流量变现的同时,忽略了内容适配性这一核心问题。从诱导点击的虚假广告,到价值导向存疑的游戏推广,再到此次曝光的低俗擦边信息,这些“不速之客”正通过各种缝隙潜入儿童的数字世界。

保护儿童线上安全,法律法规已有明确规定。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专门增设“网络保护”章节。《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明确要求,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专门供未成年人使用的智能终端产品应当具有有效识别违法信息和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权益、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便于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等功能。在这种背景下,儿童类应用更应当主动作为,而非被动合规。

对相关企业而言,不能只把“儿童专属”作为营销噱头,而应当将其转化为更高的内容标准和更严格的管理要求。在引入广告时,除了技术层面的过滤,更应建立专门的儿童广告审核机制,从源头上杜绝不良信息的侵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