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山路旁的“熊出没注意”标志不再是玩笑,超市生鲜区、温泉浴场、巴士站旁,熊正以前所

山路旁的“熊出没注意”标志不再是玩笑,超市生鲜区、温泉浴场、巴士站旁,熊正以前所未有的频率闯入日本民众的日常生活。今年日本熊伤人事件已达历史最高水平。根据日本环境省数据,2025年4月至9月,全国已发生108起熊袭人事件,导致7人死亡,创下自2006年有统计以来的最高纪录。 仅在10月上半月,日本又新增至少44起熊袭击事件。秋田县境内2025财年以来已发生47起熊伤人事件,造成2人死亡今年熊袭人事件不仅在数量上创下纪录,在发生地点和性质上也呈现令人不安的新趋势。熊的出现已不再局限于偏远的深山老林,而是频繁现身于人类日常活动区域。在群马县沼田市,一头成年熊闯入一家超市,在生鲜区和水果区横冲直撞,导致两名老人受伤。在岐阜县世界遗产地白川乡,一名西班牙游客在公交站旁遭熊袭击受伤。甚至温泉设施也未能幸免。在岩手县,一名五十多岁的温泉员工在清扫露天浴池时失踪,现场发现血迹和熊毛。搜索人员最终在附近山林发现了其损伤严重的遗体。最令人担忧的是,熊的攻击行为呈现出从觅食转向主动攻击的趋势。以往熊类主要在寻找食物时与人类偶然相遇并发生冲突,而今它们似乎变得更加主动和有攻击性。 袭击时间也不再局限于清晨或黄昏,中午、下午甚至景区入口和公交站附近都成了熊出没的高风险地点。这并非日本第一次面临严重的熊灾问题。历史上最为惨烈的熊袭人事件发生在1915年的北海道三毛别村。一头被称为“袈裟悬け”的巨熊在12月9日至14日期间多次闯入村庄,造成7人死亡、3人重伤的惨剧。这头体型巨大(身高2.7米,重约340公斤)的棕熊,先是袭击了太田家,吞噬其妻儿。次日晚上又闯入明景家,造成五名妇孺死亡、三人重伤。最终,经验丰富的猎人山本兵吉在12月14日成功击毙了这头棕熊。1923年,北海道幌新村又发生了另一起严重的棕熊吃人惨案,造成5人死亡、3人受伤。与三毛别事件相比,幌新惨案中熊的行为更加连续和狂暴,一晚上连续袭击多人,甚至撞破房屋攻击居民,其血腥程度令人震惊。 当前熊灾异常严重的背后,是多种因素复杂交织的结果。食物短缺是主要直接原因之一。今年日本各地山林中的山毛榉和橡果产量只有往年的三成,这些坚果是熊冬眠前的重要食物来源。熊为应对能量不足,不得不扩大活动范围寻找食物。气候异常也打乱了熊的正常生理节奏。全球变暖导致秋季气温偏高,熊推迟进入冬眠状态,甚至在整个冬季都可能频繁醒来觅食。 一位生态学家指出:如果熊无法储存足够的皮下脂肪就进入冬眠,它的睡眠就会变浅,可能在途中醒来,成为半梦半醒的熊。”日本农村人口减少和老龄化也是重要因素。年轻人涌向大城市,留下的村庄空心化严重,只剩下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同时,弃耕土地增加,森林与人类居住区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为熊进入人类社区创造了条件。 更令人担忧的是,熊的行为正在发生代际转变。熊妈妈带着熊宝宝一起下山觅食的画面开始频繁出现在日本监控画面里,表明熊已经逐渐习惯前往人类区域寻找食物,并将这种行为传授给下一代。面对严峻的熊灾形势,日本政府已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日本修订了野生动物保护与狩猎管理相关法律,自9月1日起放宽猎杀野生动物的规定。环境大臣浅尾庆一郎表示我们将基于科学数据加强熊种群控制措施秋田县知事铃木健太已向防卫省请求派遣自卫队协助地方捕猎熊的工作。不过由于法律限制,自卫队可能主要提供后勤支援,如运送和处理已猎杀的熊尸体等。对个人而言,安全防范至关重要。专家建议民众避免进入熊栖息地,妥善处理垃圾等诱因。秋季入山采集者应携带防熊铃、喷雾并结伴同行。山林经验人士强调,遭遇熊时最关键的是保持冷静,不要逃跑或直视它的眼睛,因为这可能触发熊的追逐本能。正确的做法是根据距离调整策略,缓慢后退,避免突然动作。日本各地政府也在完善监测与快速处置机制,努力在保护民众安全和平衡生态系统之间找到适当的平衡点。熊灾的影响已超出乡村范围,蔓延至旅游业。小红书上有游客直言七月那个大地震预言都没吓退我,看完一圈熊出没新闻,真的不敢去了。地震可能不会来,但熊是真的会把人吃了。随着冬季来临,情况可能更加严峻。北海道猎友会札幌支部“熊类防治队”队长玉木康雄指出如果今年熊无法储存足够的皮下脂肪就进入冬眠,它的睡眠就会变浅,可能在途中醒来,成为半梦半醒的熊。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