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施压见效! 印度停购俄油: 从“捡便宜”到“割肉”,民生代价谁来扛? “美国的目的达到了!”10月28日,印度传来的消息让国际能源圈哗然——印度企业将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公司与卢克石油的原油,打头阵的正是印度最大私营炼油商信实工业。要知道,这家企业9月每天还从这两家俄企买63万桶原油,占印度当月俄油进口的近四成,如今突然停购,背后全是美国施压的影子。 谁都清楚印度曾有多依赖俄油的“便宜”。三年前俄油在印度进口占比仅1.7%,如今已飙升至34%,成了最大供应国。每桶5%-7%的折扣,上半年就帮印度省了30多亿美元,这份“甜头”让印度一度喊着“能源安全”,8月还硬气说“不向压力妥协”。可美国的手段太狠:先抛50%关税威胁,再祭出新制裁——谁买俄油就可能被踢出美元结算体系,印度这点家底根本扛不住。 停购的代价很快显现。这两家俄企占印度俄油采购的60%,想换中东油?成本直接上涨,光额外支出就可能拖累印度GDP增速0.5%,炼油厂利润更是要被狠狠啃掉一块。更扎心的是普通民众,德里一位开小货车的司机最有体会:之前加一箱柴油8000卢比,现在涨到8600卢比,“每天赚的钱刚够油钱,老婆孩子的开销快撑不住了”。 所谓的“战略自主”,在美元大棒前碎得彻底。印度嘴上喊着能源安全,背地里却在美印贸易谈判中把俄油采购当筹码——美国早就把这事当成谈判关键点,印度一低头,双方签协议的可能性立马飙升。可这种妥协哪里是“大国体面”?不过是利益博弈里的无奈服软:之前特朗普说莫迪答应停购,印度还嘴硬否认,转头就加大采购;现在却把“服软”刻在脸上,连辩解的余地都没有。 有人说印度还能靠中间商偷偷买,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印度87%的原油靠进口,每天550万桶的需求摆着,断了俄油这条“便宜腿”,能源命脉等于攥在了别人手里。这场博弈里,美国赢了筹码,印度丢了主动权,而最后买单的,却是那些加不起油的普通百姓。 国际政治从没有免费的“便宜”可捡,印度从“捡俄油折扣”到“向美国妥协”的转折,不过是想明白:在美元霸权和贸易压力面前,所谓的“自主”,有时只是不堪一击的幻象。印度停购俄油 美印贸易博弈 国际能源格局 需要我帮你整理印度与俄油、美油进口数据对比表,让微头条的能源依赖情况更直观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