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蔡君彦

老人喜欢户外活动受访者提供
在郑州市585位百岁老人中,105岁的柏树老先生堪称“宝藏老人”。重阳节前夕,记者走进老人家中采访了解到,这位曾从事33年教育工作的老先生,爱好广泛,生活喜乐,最爱读古诗、唱京剧,还常跟家人一起打麻将。
柏老先生如今和儿子儿媳在高新区一小区同住,巧的是,儿媳宋伟华和丈夫都曾是他的学生。“他教我们语文,讲古诗词时特别有感染力,再调皮的学生都能听得入迷。”宋伟华的话语里满是敬佩。
客厅沙发上,一沓家人手写的特大字号卡片格外显眼,上面抄着《清明》《悯农》等古诗,还有京剧《甘露寺》中的经典唱词。每当兴致上来,柏老先生就会坐在阳台,一边晒太阳,一边吟诗唱戏,特别惬意。

老人爱在阳台读诗唱戏
“我爸兴趣爱好可多啦!”宋伟华说,公公还爱和家人一起打麻将,纯粹为了动手动脑解闷,他出牌动作潇洒,思路清晰,一点不糊涂。老人还喜欢出去转悠,喜欢热闹,经常让家人陪着去幼儿园门口,看孩子们蹦蹦跳跳,他也跟着乐和。
家人还提到一件事,老先生有次出门买鞋,店家开价45元,他主动给人家50元,说不用找钱了,“有人说他:这老头不是‘傻’吗?其实我爸就是看人家做生意不容易,想帮衬一下。”

老人过生日留影
在家人眼中,柏老先生还有个珍贵的“财富”——一本名为《往事》的回忆录。这是他82岁时,在家人鼓励下历时半年整理而成的,里面记录了他慌乱的童年、求学的少年、烽火中的青年、多彩的中年和幸福的晚年,以及家庭、妻子、儿女与赴美见闻等。
书的前言里写着:“人的一生是短暂的,也是漫长的,所走的道路是不平的,也是曲折的。悲欢离合,苦辣酸甜,无不经历。人人都是一本书,写出来留给后人,诚哉斯言。”而这本回忆录的背后,离不开他数十年如一日写日记的习惯,家里家外的大小事,都被他细细记录。

老人陪着重孙女写作业
出生于豫东农村的柏老先生,和他已过世的老伴儿都是当年的大学毕业生,两人都多才多艺。他既是爱打排球、篮球的体育健将,也是能唱歌、唱戏、演话剧的文艺青年。1949年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巩义农村当老师,一干就是33年,直到1982年工作调整才离开讲台。他和老伴儿养育的两儿两女都很优秀、孝顺,如今一家四世同堂,其乐融融。
“我爸桃李满天下,逢年过节,还有白发苍苍、八九十岁的学生来看他。”宋伟华回忆,婆婆在世时说,老先生当老师时特别心疼学生,看到家里困难的孩子,常主动送粮票资助;家里像不断迎来送往的“招待所”,亲戚朋友有难处,他都热心帮忙,人缘特别好。

老人爱和家人一起打麻将
说到105岁“老寿星”的养生秘籍,宋伟华总结了几点——
饮食上,老人不挑剔也不贪多,一日三餐都是包子、米饭、面条之类的家常饭,但每天早餐前,一定会喝一碗“黄金汤”——就是用两个鸡蛋加蜂蜜,用开水冲成鸡蛋茶,喝得有滋有味。此外,老人坚持喝牛奶40多年,之前老人曾不小心摔过几次,所幸并无大碍。
生活里,老人爱干净又勤快,起床后把被褥叠得整整齐齐,自己洗脸、天天刮胡子,穿衣服也讲究,看上去清爽利落。“这么多年,他体重一直保持在120斤以内,站在那儿,就像他的名字一样挺拔干练。”

105岁的老人身姿挺拔
在宋伟华看来,公公最重要的养生秘籍是好心态。走过105年,老人经历了不少风雨坎坷,但心态一直很平和,常说“没有看不惯的事,没有看不惯的人”,最重要的是顺应时代,做好自己。正是这份豁达与通透,让他把日子过成了别人羡慕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