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介绍广西加快构建水网新格局有关情况。
据介绍,广西始终将水网建设作为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的重要支撑,连续三年将其纳入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自治区专门成立水网规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防洪排涝网、城乡供水网、农业灌溉网、生态水网、智慧水网“五网”协同建设,并推动水网与水运发展、水经济培育深度融合,最大化释放水利工程综合效益。
当前,平陆运河、环北部湾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长塘水库等骨干工程加速推进,黑水河灌区、邕北灌区等国家“两重”项目顺利开工,“两横八纵、六河连通”水网主骨架加快构建,广西水网“纲、目、结”持续打牢,水网建设从规划开局迈向加力蓄势、纵深推进的新阶段。
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显著提升。“十四五”期间,广西重点推进流域防洪工程体系、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等三大体系建设,提前建成大藤峡水利枢纽并发挥效益,提升灾害预警精准度,健全应急响应机制。目前,南宁市、梧州市等全国重点防洪城市的防洪排涝体系已基本形成。
水资源配置水平迈上新台阶。供水安全方面,环北部湾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长塘水库全线建设,古偿河、所略、高达等一批中型水库建成并投入供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升至91.4%,规模化供水工程服务农村人口比例提升至41.3%。粮食安全方面,百色灌区、崇左驮英灌区建成投入使用,有序推进大藤峡、龙云、龙江河谷,包括黑水河灌区、邕北灌区等一批新建大型灌区开工。
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取得新突破。截至目前,广西全区万元工业GDP用水量降至87.02立方米,较“十三五”末下降48.4%;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26,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在制度创新与政策落实上,广西在2024年度实行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获优秀等级,排全国第三位。
水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彰显新优势。广西以河湖长制为总抓手,累计清理整治河湖库“四乱”问题2432个;因地制宜打造幸福河湖108条(段),其中邕江(郁江南宁市段)入选2024年全国幸福河湖优秀案例,成为群众亲水休闲的“幸福岸线”。在水土保持方面,“十四五”期间广西新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超8600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提升至84.71%以上,实现全区水土流失面积与强度“双下降”。
水利建设支撑经济展现新作为。“十四五”以来,广西水利建设投资逐年持续增长,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分别完成投资122亿元、266亿元、306亿元、406亿元,水利建设投资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
水治理管理现代化开启新局面。广西持续提升水治理管理水平,组建广西水利发展集团自治区直属水利发展平台,印发《关于深化水利投融资改革创新的实施意见》,健全和完善多元化水利投融资体制机制。同时,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水利”场景应用,以智慧化手段为水网建设增效赋能。

1.
2.
3.
来源丨南宁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郭少东
编辑丨赵翠玲
校对丨张威
二审丨陈叶萍刘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