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感谢病房姐姐的拍摄的工作花絮![害羞][害羞] 你看那白大褂都快撑不住了还坚持查

感谢病房姐姐的拍摄的工作花絮![害羞][害羞] 你看那白大褂都快撑不住了还坚持查房的样子,这事儿挺让人佩服的。怀孕三四个月还在手术台前站着的医生其实不少见,但每次看到还是挺触动的。前两天刷微博看到有个麻醉科大夫临产前一天还在值班,评论区全在喊“姐你别太拼”。 现在医院里孕妇医护还真不算少。我表妹她们科室今年就有三个同事同时怀上宝宝,护士护士长特意给排班调成了“轻工作量模式”。但你说急诊夜班这种岗位咋整?总不能所有人都往前冲吧。听说有些三甲医院已经开始试点“孕期弹性岗”了,就是把怀孕的医护人员暂时调到门诊或者行政岗。 这事儿让我想起去年那个热搜妇产科主任自己躺在病床上胎心监护,还隔着帘子给隔壁床指导呼吸节奏。当时网友都在开玩笑说这是“沉浸式带教实训课”。其实很多患者看到孕妇医生反而会更配合些,有位老爷爷上次复查时说:“瞧着你这样站着都不容易,我这老头子哪还好意思抱怨。” 要说双重身份带来的体验可真有意思。给病人滴眼药水时会不自觉摸摸肚子,好像在和自家娃隔空击掌。遇到小朋友来验光,说话声线自动切换成幼儿园老师模式,连旁边护士都偷笑:“你这胎教课程开得挺早啊。” 最近产检时发现个有趣现象:每次听胎心监测仪的声音,总会联想到手术室里生命体征仪的节奏。这两种声音莫名让人安心,都是生命在努力跳动的证明。产科同事打趣说我家崽以后肯定不怕白大褂大褂,毕竟在娘胎里就天天听医疗器械协奏曲。 当然辛苦也是真辛苦。前天连着三台白内障手术后,站在走廊里边揉腰边啃面包,保洁阿姨路过直摇头:“姑娘咱能不能坐下吃?” 可是转眼看见术后老人抓着我的手说“终于看清孙女模样了”,瞬间又觉得能量条回血成功。 你说这算不算另一种形式的母子同步成长?宝宝在肚子里感知妈妈工作的节奏,妈妈通过孕育经历更懂生命的珍贵。昨天给失明多年的老奶奶拆纱布时,她颤巍巍地去摸我的肚子,眼泪突然就下来了:“盼了多少年想看看外孙,现在倒先摸着重孙辈的了。” 有时候半夜被胎动闹醒,会摸着肚子悄悄说话:“宝贝乖,明天妈妈还要帮爷爷奶奶找回彩虹呢。” 结果这小家伙仿佛真听得懂,每次门诊日反倒特别安静,同事们都笑称这是个“爱岗敬业胎”。 对了你们发现没?孕妇医生的白大褂永远比别人多几个口袋左边塞着胎心监测单,右边装着瞳孔笔,洗手服兜里还备着苏打饼干。护理部主任有回查房看见,居然往我兜里又塞了包坚果:“现在你得负责1.5个人的营养补给。” 其实最暖心的还是患者的包容。有次刚解释完病情突然犯恶心,大爷赶紧把垃圾桶推过来:“闺女别急,我青光眼二十年都等了,不差这两分钟。” 这种时刻会觉得,医患关系本就可以这么柔软。 今早抽血查出轻度贫血,结果全院联动关怀药房送来自费补铁剂,食堂阿姨偷偷在盒饭里加了猪肝,连患者家属都送来老家特产红枣。突然理解什么叫“当你善待世界时,世界也在默默护着你”。 要说这段经历带给医疗工作什么新视角?大概是更懂得“慢下来”的艺术。现在给高龄患者滴眼药眼药水会多等半分钟,讲解术前须知会自动拆分三段式,连写病历的字迹都变得圆润了些。护士长说这叫“母性光辉加持的专业技能升级版”。 对了你们遇到过类似情况吗?就是身体里揣着小生命再去守护别人生命的时候,那种奇妙的串联感。欢迎来评论区聊聊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