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马鞍山市:以绣花功夫推动城市管理提质升级

深秋的含山县城,街巷整洁,记者走进碧桂园小区,整齐划一的垃圾分类亭映入眼帘,居民正自觉地将垃圾分类投放。“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一张卡,往这里一刷,把垃圾分类投放,工作人员就给我们打分,这个积分能换不少东西呢。”居民刘阿姨告诉记者,“现在大家都养成了分类习惯,连小孩都知道垃圾要‘各回各家’。”

据了解,含山县自2022年启动主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以来,已建成84个小区216个垃圾分类亭,完成54个小区和1个公共机构的撤桶任务,实现分类设施全域覆盖和市场化全产业链运营。通过市场化运作、智能化监管、积分制激励,垃圾分类从“要我分”变成了“我要分”,成为我市城市治理精细化的生动缩影。

沿着青岗河一路向前,碧道环绕、花木掩映。记者看到,新改造的口袋公园里,笼式足球场、篮球场、健身器材、休憩座椅一应俱全,不少市民正在散步、运动。我市坚持“微改精提”理念,用见缝插绿、绣花功夫,陆续改造了一批口袋公园。含山县东门河、市政公园、水景公园等环形绿道改造后,全长14.5公里,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8.6%。一批口袋公园的建成,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15分钟运动健身圈”的便利。

在望梅路金色领域小区沿街商铺,街面整洁、秩序井然。记者注意到,道路两侧已不再设置垃圾桶,环卫车辆按时巡收,商户积极配合。“撤桶后垃圾有专人收,蚊虫少了,环境好多了,顾客更愿意来了。”餐饮店主张先生对记者说。含山县在全市率先启动街面撤桶试点,创新实施“四类分级服务法”,根据不同业态、区域特征提供定制化垃圾收运服务,目前已完成9条主干道578个垃圾桶撤除,城区整体撤桶率超50%,连锁撬动垃圾收运模式转型升级,促进市民文明习惯养成,城区环卫保洁成效显著提升。

从垃圾分类到街面撤桶,从绿道建设到口袋公园,一处处整洁的街角、一条条畅通的绿道,映照着城市管理理念从“粗放管理”走向“精细治理”,从“面上整治”迈向“点上提升”,群众的幸福感也触手可及。

近年来,市城管局持续推动城市管理理念创新、机制升级,围绕精细化、智能化、常态化管理目标,通过强化城乡环卫一体化、推进“数字城管”建设、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全市城市管理水平稳步提升,群众满意度不断增强。

城市管理无小事,点滴改变见真章。如今的马鞍山,正以“绣花功夫”打磨城市细节,以精细管理书写城市治理新篇章,让整洁、有序、宜居成为这座城市最亮的底色。(记者何一旻通讯员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