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姜还是老的辣,论攻心计还得看普京,当俄军包围了10000名乌军精锐的时候,他要求

姜还是老的辣,论攻心计还得看普京,当俄军包围了10000名乌军精锐的时候,他要求俄军采取措施迫使被包围的乌军部队投降,以尽量减少人员伤亡的损失。 10月26日,一处俄军前线指挥部,空气几乎凝固了。普京静静地听着,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正在汇报战况。当“超过1万名乌军已被合围”这句话说出口时,在场的将军们心头一震,他们知道,这场打了好几年的仗,可能真要到头了。 先得说说这万余名乌军精锐的处境有多绝望。俄军这次是双线合围,在哈尔科夫州的库皮扬斯克围住了约 5000 人,又在顿涅茨克的波克罗夫斯克困住了大概 5500 人,算下来刚好超过一万名乌军。 库皮扬斯克是乌军东北方向的物流中心,波克罗夫斯克更是顿涅茨克西北部最后的乌方指挥中心,这两个点被围,等于乌军的战线被拦腰斩断。 俄军早就控制了奥斯科尔河上的关键渡口,把乌军的补给线彻底掐断,想从金德拉希夫卡方向突围的小股乌军,刚出掩体就被无人机群锁定清除,突围变成了自杀式冲锋。现在包围圈内的乌军,既没弹药又缺粮食,连饮用水都得省着用,完全成了瓮中之鳖。 普京这时候下令 “逼降” 而非 “强攻”,算的是一笔 “伤亡账” 和 “心理账”。从俄军角度看,硬打虽然能拿下,但自己也得付出代价,毕竟这些乌军是精锐部队,困兽犹斗的抵抗力不容小觑。2022 年马里乌波尔战役,俄军虽然最终获胜,但也伤亡不小,这次显然不想重蹈覆辙。 更关键的是心理战效果,普京特意强调 “只要乌军举手投降就能免除被消灭的命运”,还承诺保障被俘人员的生命安全,这对包围圈内走投无路的士兵来说,就是最直接的 “生路诱惑”。 要知道,乌军现在士气本就低迷,2025 年第三季度北约对乌军事援助比上半年下降了 43%,弹药供应更是减少 58%,后方根本没法给他们提供支援,士兵们早就没了斗志。 这种劝降策略其实是俄军的 “旧法重施”,但这次规模更大、效果更猛。之前马里乌波尔战役,俄军就靠 “包围 + 劝降” 瓦解了乌军抵抗,这次升级后更是把心理战玩到了极致。 俄军在包围圈外架设了高音喇叭,循环播放投降政策,还通过无人机投下了几十万份传单,上面印着投降通道的具体位置和联络方式。 更狠的是,俄军专门强调要避免投降乌军被己方督战队或无人机误杀,这话精准戳中了乌军士兵的痛点 —— 很多人不是不想降,是怕刚放下武器就被自己人收拾。普京把这条路给他们铺好,等于直接动摇了乌军的抵抗意志。 普京的算计远不止拿下这支部队那么简单。他很清楚,上万乌军成建制投降的冲击力有多强。乌克兰高层再怎么在基辅鼓舞士气,也挡不住 “前线精锐主动缴械” 的现实,这会直接动摇后方政权的合法性,甚至引发连锁反应。 而且这两个被围的据点战略意义重大,库皮扬斯克曾是乌军 2022 年反攻的关键阵地,现在失守等于承认过去两年的反攻成果归零;波克罗夫斯克一丢,乌克兰在顿巴斯的法理存在几乎名存实亡。要是能兵不血刃拿下这两个地方,俄军接下来推进到第聂伯罗甚至哈尔科夫,都会顺畅得多。 更妙的是,这道命令还能对外释放 “人道主义信号”。普京特意指出 “乌军正在将包围圈内的平民作为人质”,要求俄军进攻时保障平民安全,这话既占了道德高地,又暗指乌军不顾平民安危,把舆论主动权也抢了过来。 毕竟现在国际社会对战场平民伤亡关注度很高,普京这一手既显得俄军 “仁慈”,又给乌克兰扣上了 “漠视平民” 的帽子,可谓一举两得。 从战场态势看,普京的攻心计已经初见成效。有俄媒报道,包围圈内开始出现小规模乌军士兵投降,而且人数还在增加。对俄军来说,这比消灭敌人更划算 —— 既能减少自身伤亡,又能缴获大量武器装备,还能瓦解对方士气。 这哪是 “心软”,分明是以最小代价收割最大战果的极致操作。战争打到这个阶段,早就不只是武器装备的比拼,更是战略意志的消耗,普京这招攻心计,恰恰掐住了乌军最脆弱的命门。 这场冲突的大结局,也许真的不远了。在残酷的战场和冰冷的寒冬面前,生命的价值,永远比任何政治口号都来得更珍贵。 信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