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罗法院干警走进田间地头,开展助农普法工作。图片由博罗法院提供
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在“百千万工程”推进过程中,农业的破题,亦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作为司法部门,博罗县人民法院把司法的力量深深融入乡村振兴的肌理,通过公正高效的涉农案件审理、精准滴灌的普法宣传、主动靠前的司法服务,切实保护农民与涉农企业的合法权益,为“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和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法治力量。
审判维权
优化审判职能,妥善化解涉农纠纷
博罗是全国百强县,也是农业大县,农业发展欣欣向荣。随着“百千万工程”深入推进,农业经济更加活跃,涉农的经营方式也更加多样。博罗法院立足辖区实际,结合“百千万工程”的实施,优化审判职能,妥善审理涉农纠纷案件,依法保护、用心服务、积极促进“三农”工作。
农业的现代化对机械化、自动化有了更高要求,农机服务的市场愈发广阔。博罗县横河镇农户黄大伯是一名农机从业者,于2023年8月完成了雇主交办的耕机和挖机作业工作。但雇主却在黄大伯多次催款后仍不支付应给付的8.6万元作业款。无奈之下,黄大伯将其诉至博罗法院罗浮山法庭。法庭经审理认为,黄大伯的合法债权债务关系受法律保护,判处雇主结算欠款并计付利息给黄大伯。
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坐落于博罗县泰美镇,是博罗县农业发展的重大新引擎。2023年11月,进驻该基地集配交易中心的一家肉类供应公司与市外某食品公司签订活牛收购合同,约定由其向该食品公司出售牛只。合同生效至2024年3月,肉类供应公司按约向食品公司供应活牛,但该食品公司仅支付了部分货款,尚欠货款441.6万元。与此同时,供应公司又欠案外人牛肉款34.2万元。一边是被欠款迟迟无法回收,一边是尚欠供货商款项被催收,肉类供应公司只得将该食品公司诉至法院。纠纷最终在博罗法院柏塘法庭以调解方式化解,双方合作关系得以修复,对方公司的诚信经营意识也得到了增强。
同样在柏塘法庭,三名菜农近10万元的损失被挽回。菜农们与某农科公司签订了种苗推广协议,双方约定:菜农出资购买农科公司的种苗,农科公司则提供技术支撑并以保障价进行回购。然而,在菜农种出菜品后,农科公司却一直未履行收购约定,导致菜品全部烂在地里并致使土地土质病变恶化。经审理,柏塘法庭判处双方解除合同,农科公司返还种苗款近10万元。
无论是快速兑现农户合法权益,还是灵活化解债务纠纷,上述案件的审理,都是博罗法院护航农业发展,保障农民权益的有力见证。
普法惠农
专门普法进村企,让预防行在解纷前
维护农户、农企的权益,最根本的还是要提升村民、企业等法律意识。博罗法院将普法宣传的阵地前移,让法律知识融入农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为护航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内的投产运营与保障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农产品供应,博罗法院走进基地开展助企暖企活动,向企业代表讲解买卖合同签订、履行以及劳动用工等方面在现实中常遇到的法律问题,通过案件分析提醒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注意事项,就企业进一步提升合法合理化管理水平提出实践性的法律建议;向企业发放“企业‘法治体检’自测表”,助力企业在基础管理、劳动人事管理、合同管理、财税、知识产权、刑事责任等方面进行自查,协助相关企业查漏补缺,降低法律风险。
结合特色产业,博罗法院实施“浸润式”普法。在“百里茶香”乡村振兴示范带核心区的柏塘镇,法院将普法课堂直接搬进了万亩茶园,现场邀请村“两委”干部、茶业产业协会成员、茶商等茶产业发展“关键群体”参与,为“柏塘山茶”品牌行稳致远筑牢法治根基。法院干警化身“田间讲师”,从茶园生态保护、邻近水库水源守护等“身边事”切入,用法庭审理的鲜活案例生动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在宣讲生态环境保护之后,普法重点转向茶叶产业链条,干警结合办理过的涉茶纠纷,深入浅出地解读合同签订、借贷风险等常见法律问题,并在提问环节针对茶商们关注的货款纠纷、商标注册、专利保护等“心头大事”一一进行释疑。
与此同时,博罗法院系统的驻村选调生,不仅参与调解邻里纠纷、宣传防诈骗等法律知识,还利用自身法律专业优势,在村小、幼儿园等主讲“法治第二课堂”,为孩子们精心准备普法课程,将法的种子播进幼小心灵。
用情服务
青春助法治,选调生赋能乡村振兴
服务“三农”,最终还得落实到人。在博罗的田野乡间,法院选调生褪去书卷气,扎根乡土间,用专业与热忱书写法治护航的生动答卷。
初到长宁镇新村村,范金垚带着笔记本走遍8个村民小组,扎根人居环境整治、走访困难群众,靠最原始的办法渐渐摸清村情。得知村小需要专门的法治课堂,他联动法院资源,定制普法手册、采购文具,把法律条文化作鲜活故事。如今,在村道上与孩子们相遇时,他们的主动问候,成了范金垚驻村的最温暖回报。
同样在长宁镇,驻埔筏村的韩家旻,为村民解答土地租赁、民间借贷等难题,还仔细分析该村近五年的涉诉案件,撰写分析报告,提出治理建议。此外,他在埔筏小学开设未成年人保护讲座,参与打造党建品牌、助力生态环境司法服务站落地。
驻柏塘镇水陂村的费宇,穿梭于茶园、村委与校园,提供法律咨询、开展普法宣传;针对残疾人、贫困户等特殊群体,逐一入户走访,用点滴行动践行司法为民初心。
台风“桦加沙”来袭时,驻石湾镇中岗村的杨柯宁尽显担当。他坚持驻守村委会,协助转移群众,风雨刚歇便到田间查看菜农灾情,主动对接镇农办协调农业保险,守护村民权益。
这群年轻的法院选调生,以法治为笔、青春为墨,从校园普法到田间调研,让司法服务带着温度融入乡土,成为博罗乡村振兴路上的一股青春力量。
惠州日报记者李燕文卢泓宇特约通讯员黄淑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