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于周二(10月28日)宣布已完成重组,将这家AI实验室拆分为“非营利基金会旗下嵌套营利性公司”的结构。这一结果是一场复杂法律流程的最终产物,而该流程此前遭到其关系破裂的联合创始人埃隆・马斯克(ElonMusk)的强烈反对。
在新结构下,非营利性质的“OpenAI基金会”(OpenAIFoundation)将对一家名为“OpenAI集团”(OpenAIGroup)的公益公司(publicbenefitcorporation)拥有法律控制权。后者可自由筹集资金或收购公司,不受法律限制。基金会将持有OpenAI集团的大量股份,并负责任命其董事会成员。
OpenAI董事长布雷特・泰勒(BrettTaylor)在一篇博客文章中写道:“我们认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体现全球的共同利益。重组的完成使我们能够继续推进AI领域的前沿探索,而更新后的公司结构将确保这一进程服务于每一个人。”
根据新结构,OpenAI基金会将持有这家营利性公司26%的股份;若公司持续发展,还将获得额外股份的认购权。OpenAI的早期投资方微软(Microsoft)将持有约27%的股份,估值约1350亿美元;剩余47%的股份则由其他投资方和公司员工持有。
微软在另一篇博客文章中表示,此次合作还将把微软对OpenAI模型的知识产权(IP)使用权延长至2032年。若OpenAI宣布实现其长期追求的“通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generalintelligence,AGI)目标,协议将要求其提交给独立专家小组进行验证。
在此次重组之前,OpenAI一直以非营利组织形式运营,并受到严格的股权限制——随着公司筹资规模愈发庞大,这一运营模式已逐渐难以为继。今年4月,软银(Softbank)宣布向OpenAI注资300亿美元,这一史无前例的投资以OpenAI成功转型为营利性实体为前提条件。本周六(10月25日),《TheInformation》(科技媒体)报道称,该笔投资的最后一笔款项已拨付,这标志着重组进程或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此前已有多起试图阻止或影响此次重组的法律行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来自埃隆・马斯克——他曾一度提出以974亿美元收购OpenAI。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特拉华州的总检察长也对重组流程展开了问询,泰勒在博客中特别提及,这些问询对相关讨论产生了积极影响。
泰勒写道:“我们根据这些讨论做出了多项调整,并且相信,OpenAI——以及我们所服务的公众——都将因此受益。”
消息公布后,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宣布,将与首席科学家雅各布・帕乔茨基(JakubPachocki)共同开启一场公开直播,回答公众提问。该活动将于太平洋时间上午10:30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