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70载匠心铸辉煌 西子洁能绿色智造启新程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杨烨)“希望西子洁能始终坚守质量第一、客户至上的初心,以创新驱动发展,向着‘百年西子’的宏伟目标坚定前行。”知名浙商、西子联合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水福表示。

2025年10月28日,西子洁能以“70年‘能’在一起”为主题举办成立70周年庆典大会。这家深深扎根浙江沃土的制造企业,70年来以质量为基石、以匠心为脉络,在坚守中突破,在创新中成长,如今正以全球清洁能源装备领军者的姿态,站在新起点开启绿色智造的全新征程。

以“质”为核穿越周期

“70年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以‘质’为核心的奋斗史。”庆典现场,西子洁能总经理刘慧明的话语,精准道出了企业穿越市场周期、屹立行业潮头的核心密码。

从生产出第一台余热锅炉起步,到如今研发制造全球领先的清洁能源装备,西子人始终将“零点一丝不苟、万万无一失”的质量理念刻进骨子里,融入每一个生产环节,这不仅铸就了过硬的产品品质,更催生出一项项填补行业空白、引领技术方向的重大突破:压力容器技术团队凭借国际先进的技术指标,成功实现核电设备国产化,打破国外技术垄断;HRSG团队打造的巴基斯坦9HA燃机余热锅炉(亚洲首台9H项目),获评国家级首台套产品,彰显中国智造实力;青海德令哈50MW光热电站,作为中国首座、全球第三座商业化熔盐光热储能电站,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开辟了全新赛道;尼日利亚12台9E燃机余热锅炉项目,更是创下公司海外市场最大单一订单纪录,让“中国造”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

2025年,西子洁能凭借“以‘零碳’为核心的双轮驱动全价值链质量管理模式”,成功斩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将企业可持续发展推向新高度。截至目前,西子洁能已经连续六年斩获“国家级首台套”荣誉,先后摘得浙江省政府质量奖、跻身中国质量奖提名奖行列,而王水福更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浙商,为行业树立质量标杆。

以“匠”为心培育人才根基

高质量的产品背后,是精益求精的匠心支撑,突破性的技术成果,离不开代代匠人的坚守与深耕。庆典现场,一幕温暖而庄重的场景引人动容:西子机电学校的新生们手捧娇艳鲜花,向陈有生、俞如良、王水福、蒋兴权、於惠民、葛小青六位全国劳模及家属代表郑重献上荣誉徽章,以此致敬匠心,传承精神。

这六位劳模的故事,串联起西子洁能70年的匠心传承史:老厂长陈有生以敢闯敢干的创业初心,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根基;俞如良以对品质的极致执着,守护每一件产品的质量底线;王水福以半个世纪的“质量长跑”,引领企业在绿色智造赛道上不断前行;蒋兴权与钢火为伴,在高温淬炼中打磨顶尖技艺;於惠民以焊枪为笔,在金属之上精雕细琢,诠释“焊接艺术”;葛小青秉持“一生一事”的坚守,将平凡岗位做到极致。

在西子人心中,他们不仅是企业的荣光,更是精神的灯塔,以自身行动点燃更多人对匠心的追求与热爱。回顾西子洁能70年发展历程,“工匠精神”从未缺席,反而在代代传承中愈发鲜明,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坚实人才根基。70年来,西子洁能始终将技能人才培养视为“百年大计”,通过设立大师工作室、推行“名师带徒”机制、常态化开展技能比武等举措,为人才成长铺路搭桥,让工匠精神有了“传帮带”的肥沃土壤,也让更多技术人才在实践中脱颖而出。

为积极响应“技能强国”战略,为中国制造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今年西子洁能还承办了第十七届全国工程建设系统职业技能竞赛,竞赛开幕式也在此次庆典当天同步举行。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景凤在发言中高度评价:“西子洁能七十年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精益求精、创新不止的工匠精神传承史,更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的生动教科书。”

截至目前,西子洁能已先后培育出6名全国劳动模范、3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以及一大批省市级劳模、工匠。这些扎根生产一线的工匠们,用双手将一张张设计图纸变为高品质产品,用实力让“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站稳脚跟、赢得尊重。

以“传承”续写绿色新篇

“70年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跑线。”王水福在庆典上的话语,掷地有声。值得关注的是,今年5月,王水福已正式卸任西子洁能董事长,将企业发展的“接力棒”郑重交到了儿子王克飞手中。巧合的是,王水福今年也恰逢70周岁,与西子洁能同龄,这份“同龄之缘”,让他对企业的情感更添一份厚重。

“70年是一代代人的接力前行。”西子洁能董事长王克飞的言语里充满感恩,“父亲用一辈子的行动告诉我,干实业就得踏实,不能耍花架子。”

作为公司新任“掌舵人”,王克飞在上任后便大力推动企业在核电领域的发展。今年,西子洁能在崇贤制造基地升级建设了核电专用制造清洁车间,规划总产能达到20亿元订单规模。8月,西子洁能新设立杭州西子核能科技有限公司,将其作为全面进军核电领域的主要平台。

“百年西子、世界西子”,是王水福提出的长远目标,也正成为西子洁能下一个征程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