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1946年,因会议机密被泄露,蒋介石大怒,让秘书长吴铁城彻查此事,沈安娜知道后,

1946年,因会议机密被泄露,蒋介石大怒,让秘书长吴铁城彻查此事,沈安娜知道后,主动去找吴铁城,说:“我有一个线索!” 她敢站出来,根本不是临时起意,是十几年潜伏攒下的底气和对局势的精准判断。1935年她就靠着一手每分钟200字的速记绝技,考入国民党浙江省政府当速记员,那会儿刚满20岁,就已经在为中共搜集情报了。后来经朱家骅亲自推荐,还成了国民党“特别党员”,打入国民党中央党部,蒋介石主持的党政军高层会议,几乎全由她负责记录,被称作“按住蒋介石脉搏的人” 。 这次泄密闹得特别大,蒋介石“三个月消灭共军主力”的作战计划,没两天就登在了《新华日报》上,气得他在官邸摔了茶杯,给吴铁城只留了三天破案时间,说查不出来就“提头来见”。沈安娜早摸透了国民党的套路,特务们查案先看身份,自己有朱家骅当靠山,又是老资格,但速记组已经成了怀疑重点,再耗下去肯定要出事。 她更清楚国民党内部的派系矛盾,中统、军统斗得你死我活,吴铁城夹在中间根本不敢得罪高层。见到吴铁城时,她没绕弯子,直接说会议期间中央通讯社有个记者总在会场外围打转,还向她打听记录细节 。这话正好戳中吴铁城的心思——查记者既不会得罪权贵,又能快速交差。 其实沈安娜心里门儿清,那记者根本碰不到核心机密,她就是要转移视线。之前1943年她和组织断联三年,靠着宋美龄的信任都能撑过来,这次更明白“藏在敌人眼皮子底下”的诀窍。果然吴铁城顺着她指的方向查,最后抓了个替罪羊,这事就草草收场了。 这事儿里最见功夫的不是找线索,是她那份镇定。那会儿她和丈夫华明之刚把国民党半年内击溃八路军的部署情报送出去,周恩来才刚夸过她情报“迅速、准确” ,转身就要跟特务周旋。换别人早慌了,她却能连语气都稳得没波澜,这哪是普通速记员能有的本事? 国民党总说自己防线严密,可连身边天天记录机密的人是地下党都没察觉,说到底还是内部太乱,派系只顾着内斗,根本没心思真查问题。沈安娜能潜伏14年不暴露,靠的不只是运气,是把敌人的弱点摸得透透的智慧。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