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吴石牺牲后,接替他的徐会之更是我党王牌,但他竟然选择向国民党自首,因此他背负多年

吴石牺牲后,接替他的徐会之更是我党王牌,但他竟然选择向国民党自首,因此他背负多年骂名。可多年后,人们却发现徐会之当年自首的背后,竟然隐藏着令人感动的真相。 你可能不知道,徐会之的“王牌”身份是实打实拼出来的。1924年他就考入黄埔军校一期,还没毕业就经董必武、陈潭秋介绍秘密入了党,这份起点和觉悟在当时没几个人能比。他后来能在国民党内做到中将,甚至和贺衷寒等人并称政工“四大干将”,靠的全是能扛事的真本事,不是空架子 。 1950年吴石在台北牺牲时,台湾的地下党已经乱成了一锅粥。蔡孝乾叛变后,1300多名同志的名单全被交了出去,整个情报网瞬间塌了。就在所有人都往香港、大陆逃的时候,徐会之却从香港偷偷往台湾跑——他是带着组织的命令去的,要在敌人心脏里重新搭起情报线。这一步棋走得太险,稍有不慎就是死路一条。 局势比谁想的都糟。他刚到台湾,保密局就盯上了他,老同学彭孟缉表面跟他套近乎,转头就把他的行踪报了上去。他心里清楚,以蔡孝乾的供词深度,自己暴露只是早晚的事。硬扛肯定不行,连累剩下的同志不说,重建情报网的任务也彻底没戏。 所以他才做了“自首”这个让所有人骂娘的决定。他找了老熟人袁守谦去“坦白”,递上去的报告里全是门道——说的全是失效的旧线索,供出的联络点不是撤了就是编的,空白处还藏着给战友的撤离暗号。台湾档案里后来写着“供述经查不符,但本人态度诚恳”,这恰恰说明他的计谋成了一半。 保密局果然被他拖着转了好几个月,到处去查那些假线索,真正没暴露的同志趁机藏了起来。徐会之这是用自己的“叛徒”名声,给战友们换了条生路。可他没算到蒋介石的多疑,法庭本来判了15年,蒋介石一看案卷直接批了“应即枪决可也”——老蒋太懂徐会之的本事,知道这人绝不可能只知道点皮毛。 1951年11月18日在马场町刑场,他特意穿着整齐的军装,面朝北方——那是汉口的方向,他当年当市长时掩护过不少地下党的地方 。囚室墙上他刻的“非我负国,国负我”六个字,藏了多少委屈只有他自己知道。 家人跟着他遭了三十年罪,背着“叛徒家属”的名声抬不起头。大陆这边因为联络断了,连他是死是活都不清楚,直到1985年档案解密,组织才确认他从没背叛,追认他为烈士。1996年他的骨灰运回大陆,埋进八宝山的时候,老战友们哭得直不起腰——这声迟到的“英雄”,等得太久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