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稳了!安世已正式通知所有欧洲客户,恢复芯片供应,并以人民币结算。安世表示将优先满

稳了!安世已正式通知所有欧洲客户,恢复芯片供应,并以人民币结算。安世表示将优先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动态调整对欧出货量。 先说说最让人眼前一亮的一点——所有对欧芯片交易,今后一律用人民币结算!要知道在过去几十年的全球芯片贸易里,美元和欧元一直是“硬通货”,几乎所有跨国交易都得围着这两种货币转。现在安世直接打破惯例,要求欧洲客户想拿货,就得先兑换人民币、调整财务结算系统,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底气。这背后不仅是安世对自身市场地位的自信,更意味着人民币在高科技领域的认可度越来越高,以前是我们跟着别人的规则走,现在终于能让别人适应我们的标准了。 再看第二个关键规则:优先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对欧出货量动态调整。这一点真的太实在了!现在国内汽车、消费电子、新能源等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对车规级芯片、功率半导体的需求早就排起了长队。安世70%以上的产能都集中在国内,上海临港和东莞的生产基地一直满负荷运转,先把自家市场的需求喂饱,再根据剩余产能给欧洲供货,完全合情合理。反观欧洲市场,之前安世断供的时候,大众、奔驰等车企的生产线直接“停摆”,德国汽车行业一度面临300万个关联岗位流失的风险,欧盟1/3的成熟芯片都依赖从中国进口,现在能重新拿到货已经是万幸,自然得接受“国内优先”的规则。 可能有人会问,安世为啥敢这么“硬气”?核心还是实力不允许低调!作为全球车规级芯片领域的巨头,安世的市场份额占了全球19%,不管是汽车电子还是工业控制,都离不开它的产品。 更关键的是,安世的核心产能和封装技术都在国内,荷兰总部虽然有管理权,但真正的生产命脉握在我们手里。之前荷兰想通过技术限制卡脖子,结果安世中国直接独立运营,反手就推出了人民币结算和国内优先的规则,欧洲车企就算有意见,也不得不低头——毕竟现在宝马、大众等车企都已经火速签了新协议,用人民币下单抢产能,谁也不想再经历一次“缺芯停产”的困境。 安世这波操作,看似是一次简单的供货调整,实则是中国芯片产业崛起的缩影。过去我们总被“缺芯”问题卡脖子,不得不看别人的脸色;现在我们不仅能自主掌控供应链,还能制定贸易规则,让西方企业适应我们的节奏。人民币结算为人民币国际化添了一把大火,国内优先则保障了本土产业链的稳定,这一步棋走得又稳又准。 看着中国企业在高科技领域越来越有话语权,真的太提气了!这不仅是安世的胜利,更是中国制造业从“追随者”到“引领者”的转变。未来全球芯片贸易的规则,注定会因为中国企业的崛起而改变。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