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保障直接关乎民生福祉。近年来,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山东省交通运输厅、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浙江省交通运输厅以及深圳海事局等单位,围绕提升安全保障能力这一核心课题,攻坚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形成示范经验,并入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典型案例。
今日本版选取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深圳海事局与福建省交通运输厅的典型案例,展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监管、创新LNG加注监管“12345工作法”及四擎驱动的福建特色现代化交通治理模式三项试点建设成果。
——编者
福建省交通运输厅——
“四擎驱动”锻造平安百年品质工程
[实践效果]
目前,福建省已健全交通建设质量安全法规和建设养护标准化制度“两大体系”。2020年至2024年年底,福建累计开展科技项目研究近300项,取得各类知识产权300余项,推广小微创新成果百余项,推动形成标准规范近50项。
2023年,厦门翔安大桥获中国钢结构金奖;2024年,福建海沧隧道工程荣获“公路交通优质工程奖,同年5月,福州港罗源湾港区可门作业区6号、7号泊位工程也顺利通过验收……近年来,一批平安百年品质工程涌现福建。
福建通过构建覆盖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法治化、标准化、科技化、专业化”四擎驱动治理体系,形成了具有福建特色的现代化交通治理模式。
法律法规不断完善——针对责任落实软、执法依据操作性不强等共性难题,福建出台《福建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条例》,创新推出建设单位首要责任制等50余项立法举措,并同步实施“立法﹢释义”模式,由省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制配套的条例释义,大幅提升执法效能。
以标准化建设为核心抓手——福建交通系统总结实践经验,构建具有福建特色的高速公路“三准入、四集中、五提升”、普通公路“四新五化”、水运“五四四三”标准化管理模式;编制出台《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等多部标准指南,形成覆盖交通建设全产业链的第三代福建标准化集群。
科技创新为关键支撑——福建交通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体系,建立30余个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形成覆盖全产业链“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的全链条科技创新生态;开展“小微创新”为主的“四新”技术征集推广;依托在建项目,聚焦跨海通道桥隧、智能建管养和高性能材料应用等关键技术,开展各类科研攻关和标准研制。
(本报记者廖睿聪整理)

厦门翔安大桥。(本报记者薛荣泰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