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我国西部地区在建规模最大的高铁站——西安东站,随着最后一块重达4800吨的屋盖钢结构桁架精准提升至33米高空指定位置,站房主体结构顺利完工,正式全面转入金属屋面、幕墙及装饰装修阶段 。这座坐落于西安市高铁东城中央商务办公核心区的特大型枢纽,正以“科技+文化”的双重底色,加速勾勒西北交通新地标轮廓。 作为国家铁路网规划的关键节点,西安东站建筑总规模达39.4万平方米,设13台27线并预留城际场接口,涵盖西渝高速场、西武高速场、西康普速场等功能分区,未来将实现高铁、普铁、地铁、公交的无缝衔接 。值得关注的是,其接入地铁5、12、15、21号线,还通过东、西双广场分别服务普速与高速列车旅客,进一步优化换乘效率。 设计上,车站以“秦山渭水、丝路长安”为核心灵感,将地域文化与建筑美学深度融合。屋盖采用全国首例山脊组合造型斜交空间管桁架结构,400米长、293米宽的投影面积上,连绵起伏的菱形形态生动再现“八百里秦川”的壮阔地貌;站房立面则以流线型弧线勾勒丝绸飘动的轻盈姿态,钢拱与门厅桁架的衔接不仅解决了结构受力平衡难题,更呼应了丝绸之路起点的文化寓意 。这种“建构一体”的设计思路,让外露的钢结构主受力构件成为空间核心元素,既体现“重结构、轻装饰”的理念,又实现了功能与美学的统一 。 工程建设中,中铁建设集团的团队用技术创新破解了多重难题。面对屋盖高低落差11米、1.2万个焊接节点密集分布的挑战,他们创新采用“分区整体提升”方案,将总重约1.5万吨的钢结构桁架分段吊装,使施工效率提升近30% 。同时自主研发的全景智慧建造平台,结合“5G+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实现对11万余根钢结构构件的全生命周期管控,将安装焊接误差控制在毫米级 。 按照规划,西安东站预计2026年6月与西十、西康高铁同步投用,届时年旅客发送量将突破3650万人次。这座枢纽不仅能有效分流西安北站的饱和客流,填补西安东部及南部高铁线路空白,更将成为支撑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推进西部大开发新格局、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交通支点 。随着它的建成,西安“五站布局”的客运系统将进一步完善,这座古城也将正式迈入“双高铁站”时代。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