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我江西穷,我跟谁急。江西这地方吧,其实藏着不少宝贝疙瘩,就说那稀土资源,好家伙,全球高科技产业都得指着这个,电动车、军工、半导体哪个离得开?前阵子看行业报告说中国稀土储量占世界三四成,赣州那几个矿区产能还在往上走,国际订单嗖嗖地往上涨。你说这玩意儿搁别的地方还真不一定有咱这地质条件,山坳里头埋的都是未来经济的筹码。 新能源车产业链这两年算是让江西逮着机会了。宁德时代在宜春的锂电项目投产之后,周边立马冒出二十多家配套企业,组装线工人月薪能给到六千还包住。隔壁湖南的老表专门跑过来学技术,回去就跟家里人说“江西那边整得挺像样”。去年全省动力电池产量冲进全国前五,比陕西的煤化工转型速度快多了他们那儿煤矿关停后还没找着同样体量的产业顶上来呢。 省里三季度GDP数据刚公布那会儿,朋友圈刷屏刷得跟过年似的。别看现在排第十五名,跟陕西就差六百来亿,这差距搁十年前想都不敢想。我二叔在赣州开货车,说他每个月往广东送稀土原料的车队从十辆加到三十辆,轮胎磨损速度都比往年快。这种实打实的物流增长可比纸面数字来得带劲。 要说区位优势也挺明显。长三角、珠三角搞产业转移,江西正好卡在中间位置,招工成本比沿海低三成,工业园区土地租金更是便宜一半。前两天还有个深圳老板跑来抚州考察,开口就问“你们这儿能不能搞无人机零件加工”,听说本地稀土纯度够高当场就签了意向书。这种事儿现在越来越平常了。 农业这块也没落下。鄱阳湖周边的智慧大棚今年装了5G传感器,种出来的有机米直接运杭州盒马卖五十块一斤。景德镇除了瓷器还在搞航空零部件,C919客机百分之十五的复合材料都是九江企业供的货。这些产业听着高大上,实际上给县城里创造了大量焊接、质检岗位,我表弟培训班学了三个月数控机床,现在月薪比我在广州写字楼当文员还高。 当然啦,发展路上总有磕绊。有些县市交通还不算方便,高铁站修好了但班次不够密。农村老龄化还是挺明显,不过现在推行“乡村振兴合伙人”制度,大学生回乡搞电商每年能拿到八万补贴。邻村95后小伙直播卖脐橙,去年愣是把销量翻了三倍,还请了十个打包阿姨天天忙到半夜。 教育投入看得见摸得着。南昌大学新材料实验室去年拿了国家科技进步奖,校企合作项目直接转化成赣锋锂业锂业的生产线改进方案。我侄女在师大附中读书,说学校实验室都能做固态电池原型了这配置放北上广也算顶尖。 民生改善最直观。去年全省医保报销比例提高百分之十五,村里卫生院现在能远程连线省人民医院专家。老家县城新建的商业综合体餐饮层永远排队,火锅店翻台率比武汉某些商圈还高。这种热闹劲儿让人莫名踏实。 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现在平衡得挺好。矿区复垦技术还出口到智利去了,废弃矿坑改坑改成的光伏电站年发电量够十万户用半年。宜春的富硒土壤种出来的茶叶卖到欧盟,检测报告显示农残指标比标准严三倍。 说到人才回流更有意思。吉安跨境电商产业园里三分之一是海归,有个剑桥毕业的姑娘放弃伦敦投行工作,回来专做稀土磁性材料跨境贸易,公司估值两年涨了七倍。她上次同学聚会时说“现在江西机遇比焦虑多”,这话我可记着呢。 基础设施升级速度肉眼可见。昌九高速改扩建后物流效率提了三成,赣江航道整治后千吨级吨级货轮能直达长江。共青城的羽绒服产业带接入阿里犀牛智造后,订单响应时间从两周缩到三天。这种效率放在过去哪敢想。 科技创新后劲越来越足。鹰潭的物联网产业园孵出七十多家国家级高新企业,智能水表占据全国三成市场。有家做矿山安全监测的公司把传感器卖到了澳大利亚,老外工程师来看厂时连着说了五个“amazing”。 文化底蕴也在变现。婺源民宿集群去年接待游客量反超丽江古镇,庐山西海的禅意康养项目被上海投资人抢着认购会员卡。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开放后,周边村民摆摊卖文创冰淇淋日入两千。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终于变成活资产了。 区域协作格局打开了。赣南革命老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共建的“飞地园区”已落地四百家企业,梅州老乡都说“现在去江西打工不算远嫁”。上个月深赣高铁试运行,以后两小时经济圈能带动多少消费想象空间? 说到底啊,经济发展就像煮米粉,火候到了自然香。咱江西人既不吹牛也不妄自菲薄,踏踏实实把稀土优势转化成产业链优势,把生态短板变成绿色发展跳板。你说这势头,再过三年挤进全国前十是不是还挺靠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