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和平委员会宣布,由于不同意将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委内瑞拉极右翼政客玛丽亚·科里纳·马查多,因此将不会在诺贝尔和平奖颁发当天,组织今年穿过奥斯陆市中心的传统火炬游行。 别以为是啥天气原因或者组织问题,根子就一个 —— 他们实在看不下去今年的和平奖得主,委内瑞拉那个叫玛丽亚・科里纳・马查多的政客。这事儿表面看是挪威内部闹矛盾,仔细扒一扒,全是政治算计和奖项公信力的烂摊子。 先得把事儿说清楚,好多人容易搞混,觉得是同一个 “委员会” 自己打自己脸,其实根本不是一回事。决定给谁颁奖的,是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而组织火炬游行的,是 “挪威和平委员会”。 这俩名字听着像父子俩,实际上各管各的,八竿子打不着。诺贝尔委员会管评奖,有点高高在上的意思;和平委员会更接地气,专门打理和平奖的各种公共活动,比如邀请民众参与、搞纪念仪式,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那个火炬游行。 每年颁奖当天傍晚,奥斯陆市中心那叫一个热闹,几千号人举着熊熊燃烧的火炬,从国会大厦一路走到市政厅,浩浩荡荡的,活像一条火龙。这可不是普通的热闹,是给获奖者的最高礼遇,相当于全城老百姓用这种方式说 “我们认可你”。 一百多年来,不管刮风下雨,不管当年的获奖者有没有争议,这游行从没断过。可今年和平委员会直接撂挑子,明摆着就是跟诺贝尔委员会叫板:“你选的这人不行,我们丢不起这人组织游行。” 和平委员会也没藏着掖着,公开说了反对的原因,核心就一条:马查多这履历,实在拿不出手,跟 “和平斗士” 这四个字压根不沾边。这个 58 岁的女人,在委内瑞拉政坛上就没干过多少正经事,满脑子都是搞事情。 2002 年委内瑞拉那场军事政变,把当时的总统查韦斯都给赶下台了,这里面就有她的影子。那会儿她蹦得可欢了,政变成功后立马签字,要解散国家所有的民主机构,简直是把 “破坏民主” 当功劳。 后来这事儿更离谱,有人查出她拿过美国机构的资助,等于说是靠着外国人的钱在自己国家搞政治。之前瓜伊多搞那个 “临时总统” 的闹剧,大家还记得吧?马查多也掺和进去了,更缺德的是,她跟着瓜伊多一起瓜分委内瑞拉存在海外的黄金,最后好几亿美元的国家资产不明不白就没了踪影。和平委员会里有个历史学者说得特实在:“把和平奖给这么个人,再让我们组织老百姓举着火炬庆祝,这不就是自己打自己嘴巴子吗?丢人现眼。” 挪威老百姓更看不惯的,是马查多那股子巴结美国的劲儿。本来挪威国内对美国老干涉欧洲事务就一肚子意见,觉得美国总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别人头上。结果马查多获奖后干了件啥事儿?立马跳出来说要把这个奖项献给特朗普。 这一下算是把底给漏了,要知道特朗普前段时间还专门给挪威官员打电话,明里暗里施压,想让诺贝尔委员会给自己颁奖呢。这俩人一搭一唱的,任谁看都像一场明码标价的政治交易 —— 特朗普帮马查多造势,马查多获奖后投桃报李,把功劳算在他头上。 其实这事儿早有苗头,根本不是突然爆发的。诺贝尔委员会刚宣布马查多获奖那天,挪威的社会主义左翼党就第一个站出来批评,说这个选择完全是把政治放在了和平前面,压根没考虑诺贝尔遗嘱里说的 “促进民族团结友好”。 说到这儿就得提一句,诺贝尔和平奖早就不是第一次出这种幺蛾子了。远的不说,当年基辛格也拿过这个奖,可他手上沾了多少战争鲜血?这些年,越来越多有争议的人物获奖,这个百年老奖慢慢变成了意识形态斗争的工具。 你跟美国关系好,符合他们的政治需求,哪怕你干过破坏和平的事儿,也能拿奖;要是跟他们不对付,就算你真的在为和平奔走,也别想沾边。诺贝尔当初设立这个奖项,是希望奖励那些真正促进民族和睦、减少战争的人,现在倒好,全成了政客们玩游戏的筹码。 颁奖那天的奥斯陆市中心,跟往年比简直是两个世界。没有了往年那长长的火炬队伍,没有了民众的欢呼,整条街安安静静的,连汽车喇叭声都少了许多。可这种安静,比任何激烈的抗议都更有力量。它就像一记无声的耳光,抽在诺贝尔委员会的脸上;它也在问所有人:当和平奖开始为极右翼站台,当政治算计盖过了真正的和平努力,这个奖项还有多少存在的意义? 和平委员会的人说,他们不是要破坏传统,而是不想让这个百年传统被玷污。火炬代表的是希望和认可,要是举着火炬去欢迎一个破坏国家稳定、靠着外国资助搞政治的人,那火炬的光都要变暗了。这话其实说到了很多人的心坎里。大家尊重诺贝尔和平奖,是因为它曾经代表着人类对和平的追求,可现在呢?连最基本的公正都没了,还谈什么追求和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