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刘广超通讯员李世杰
“按压深度要达到5到6厘米,频率保持每分钟100到120次,注意观察胸廓起伏!”10月28日,漯河市委党校2025年秋季学期第二期主体班科级三班的课堂上,中国红十字总会师资杨忠正手把手指导学员进行心肺复苏实操训练。50余名学员分批围绕在模拟人教具旁认真练习,现场互动热烈。这是漯河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继9月首次走进党校后,开展的又一场精准化实训活动。

作为漯河市红十字天使之翼志愿服务队队长,杨忠带着十几年应急救护培训与实战救援经验走上讲台。他结合临床案例和亲身经历,用真实事件强调“黄金4分钟”的抢救意义,从理论讲解、动作演示到实操练习、纠错指导,将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核心技能拆解传授。“以前总觉得应急救护离自己很远,亲手操作后才知道每一个动作都关乎生命。”一名学员在完成心肺复苏操作练习后深有感触地说。

这场培训是漯河市红十字会深化党校合作的生动延续。9月18日,市红十字会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开展首次培训,为210余名首期主体班学员送上急救课程,通过临床案例解析、情景模拟互动等形式,让学员快速掌握应急救护核心流程。两次培训均采用“理论+实操”的实战化模式,师资团队严格遵循红十字标准规范教学,确保学员不仅“懂知识”,更“会操作”。

市委党校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实训模式既弘扬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又提升了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是干部教育培训的有益创新。学员们纷纷反馈,培训内容实用、接地气,无论是工作中应对突发事件,还是生活中救助他人,都多了一份底气与能力。

漯河市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与市委党校等部门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结合干部岗位需求优化课程体系,丰富应急救护培训课程内容,依托红十字生命教育示范基地等资源,让更多党员干部成为生命安全的守护者与应急救护知识的传播者,为守护群众健康、助力全市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贡献红十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