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沉默的荣耀》德英原型:一家三口跳海殉国,用生命守住党的机密 最近,谍战剧《

《沉默的荣耀》德英原型:一家三口跳海殉国,用生命守住党的机密 最近,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火了,剧中吴石将军潜伏台湾传情报的故事,看得人热血沸腾。尤其是交通员德英那段——因通行证出问题,为护机密跳海牺牲,不少观众都红了眼眶。 可很少有人知道,德英的原型比剧情更让人揪心。她叫董健民,不是一个人赴死,而是抱着不到3岁的儿子,和丈夫手拉手一起跳进了冰冷的大海。 董健民1923年出生在山东荣成的一个渔民家庭,打小就跟着父母在海边长大,熟悉海浪的脾气,也练就了坚韧的性子。15岁那年,她在地下党员的影响下加入共青团,后来又转为共产党员,负责胶东地区的妇女工作,组织妇女识字、支援前线,是当地有名的“革命姑娘”。也就是在这段工作里,她认识了丈夫钟琪,两人都是坚定的革命者,婚后更是成了并肩作战的伙伴,一起在敌后从事秘密交通工作。 1948年冬天,解放战争进入关键阶段,党组织交给董健民夫妇一项紧急任务:把一批标有“绝密”的文件从烟台送往大连,这些文件里藏着解放军渡海作战的重要情报,一旦泄露,后果不堪设想。当时董健民的儿子才2岁多,小名“小宁”,还不懂事的孩子不知道父母要去完成危险任务,只知道要跟着爸妈坐船,一路上总缠着妈妈要糖吃。考虑到任务紧急,夫妻俩没舍得把孩子托付给别人,决定带着孩子一起出发,想着等任务完成,再找机会把孩子送回根据地。 他们乔装成普通渔民,坐上去大连的客轮“民众号”。本以为能悄悄抵达,可船行至威海附近海域时,突然被国民党海军的巡逻艇拦截。敌人拿着枪冲上船,大喊着“逐个检查,不许放过一个”,甲板上的乘客瞬间慌作一团。董健民和钟琪交换了一个眼神,心里清楚,文件绝不能落入敌人手里——他们身上的文件藏在特制的腰带里,紧贴着身体,一旦被搜出来,不仅自己活不了,连带着战友们的心血也会毁于一旦。 敌人的脚步声越来越近,钟琪悄悄对董健民说:“文件在,我们的使命就在,绝不能让他们得逞。”董健民紧紧抱住怀里的小宁,孩子似乎感受到了妈妈的紧张,小手紧紧攥着妈妈的衣角,小声说“妈妈不怕”。眼看敌人就要搜到他们所在的船舱,夫妻俩没有丝毫犹豫,董健民把孩子护在胸前,钟琪则牢牢护住妻子和装文件的腰带,三人一步步退到船舷边。 当敌人举着枪呵斥他们“不许动”时,钟琪突然高声喊道:“共产党员宁死不屈!”话音刚落,夫妻俩抱着孩子一起纵身跃入海中。冰冷的海水瞬间吞没了他们,董健民到最后都没松开怀里的孩子,也没让藏在腰带里的文件露出一丝痕迹。敌人在船上朝着海面开枪,可海浪很快就把他们的身影淹没,只留下空荡荡的船舷和敌人气急败坏的咒骂。 后来,党组织派人在事发海域寻找,只打捞到一些漂浮的衣物,却没能找到董健民夫妇和孩子的遗体。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政府在海边为他们立了纪念碑,碑上刻着“为人民解放事业而牺牲的董健民、钟琪烈士永垂不朽”。很多年后,当年负责对接任务的同志回忆起这件事,还忍不住落泪:“他们本可以把孩子留下,可他们怕孩子哭闹暴露目标;他们本可以假装投降再找机会,可他们宁死也不愿让机密有半点风险,这一家三口,用命守住了党的信任。” 《沉默的荣耀》里德英牺牲的剧情让人动容,可现实中的董健民夫妇更让人敬佩——他们不是虚构的英雄,是有血有肉的父母,是为了信仰甘愿舍弃一切的革命者。他们跳海的那一刻,想的不是自己的安危,也不是孩子的未来,而是“不能让文件落入敌人手里”的使命。这种把信仰看得比生命还重的精神,比任何剧情都更有力量。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