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 欧盟对中国实施最严厉制裁,核心原因是中国对稀土实施出口管制2025年10月中国商务部新规,而非安世半导体供应危机,二者是独立事件,安世半导体危机源于荷兰政府以经济安全为由,罢免中方高管、限制控制权,中方随后反制禁止其在华子公司出口特定元器件。 先得把这两件事的来龙去脉掰扯清楚,不然很容易被带偏。安世半导体那事儿,闻泰科技当年可是真金白银合规收购的,手续齐全、流程透明,经营了这么多年早成了全球供应链里的重要一环。荷兰突然拿冷战时期的老法条当借口,直接上门夺权,这跟明抢没多大区别。中方反制禁止其在华子公司出口,说白了就是被逼到份上的正当回应,换谁被这么欺负都不会坐视不管。 再看稀土管制,咱们商务部10月刚出的新规写得明明白白,管制的是稀土开采、冶炼分离这些核心技术,还有相关的生产线维护、升级技术,不是说彻底不出口稀土了。稀土这东西,中国储量虽多,但开采冶炼对环境影响极大,而且是新能源汽车、芯片、军工这些高端产业的"维生素",关乎国家安全,管控技术出口再正常不过。哪个国家手里有这么关键的战略资源,会不做好安全防护? 马克龙喊着要制裁,还拉上欧盟抬出所谓的"最严厉"架势,背后藏着的其实是欧洲自己的焦虑。现在全球找不出第二个像中国这样能提供完整稀土产业链的国家,从开采到提纯再到制成磁材,咱们的技术和产能都是独一份的。欧洲的汽车巨头、电子企业全靠中国稀土撑着,一旦技术出口受限,他们自己的产业链马上就得卡壳。德国总理默茨也跟着起哄,说白了就是德国制造业早就扛不住能源成本飙升的压力,现在再缺稀土,更是雪上加霜。 最让人看不过去的是欧盟这双重标准玩得太溜。荷兰以"经济安全"为由接管中资企业,他们说这是"合理操作";中国以"国家安全"为由管控稀土技术,他们就扣上"经济胁迫"的帽子。马克龙还威胁要启动欧盟的《反胁迫工具法案》,把这招叫做"核选项",可这部法案自2023年生效以来一次都没用过,这次拿出来不过是虚张声势。 真要较真的话,欧盟所谓的"制裁"根本站不住脚。中国的稀土管制完全是依据《出口管制法》来的,程序合法、理由正当,从头到尾没越界。反观欧盟,一边想保住自己的产业链利益,一边又跟着别人搞技术封锁、企业接管,这种只许自己占便宜不许别人守底线的逻辑,在国际上根本说不通。 更有意思的是,欧洲其实也清楚制裁是把双刃剑。现在中欧贸易捆绑得有多深?欧洲的奢侈品、汽车要是失去中国市场,损失能让他们疼好几年。真动用法案搞制裁,中国大不了找其他买家,欧洲的企业却可能因为缺稀土直接停产,最后只能是"伤敌八百自损一千"。马克龙和默茨的狠话,更像是演给国内看的戏,想转移一下经济下行的矛盾。 欧盟要是真为自己的企业着想,与其喊着制裁,不如好好跟中国坐下来谈。尊重别人的安全关切,别搞那些霸道操作,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正道。拿着冷战思维当法宝,用双重标准搞对抗,最后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稀土出口限制 稀土出口禁令 中国稀土重要性 出口稀土 稀土关税 稀土出口控制 稀土出口配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