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兰州新区彩虹城社区,“晓理矛盾纠纷调解室”是一张闪亮名片。调解室以社区网格员、人民调解员为主力,依托“低成本、高效率、真情化”的服务优势,聚焦家庭婚恋、物业服务等高发矛盾,致力于实现“服务不缺位、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平安社区建设目标。
倾听诉求解心结情理交融促和睦
“多亏了调解员,我们两口子才能重归于好。”家住彩虹城B区的老何夫妇感慨地说。二人共同经营出租车,此前因理念不合,多次争吵甚至惊动警方。网格员杨晓莉在日常走访中发现后主动介入,采取“背靠背”沟通方式,分别倾听他们的诉求,以情理交融的方式纠正双方的非理性情绪,逐步化解误解。通过专业引导,夫妻俩认识到症结在于沟通不畅,于是转变交流方式,最终冰释前嫌,家庭重现和睦。
三圈模式筑体系标本兼治防纠纷
这样的案例在晓理调解室并不少见。运行一年来,工作室探索出“三圈交互”工作模式。组建由网格员、法律工作者、心理咨询师构成的“专业互补团队圈”,确保每起纠纷有专业力量介入;建立“纠纷受理—调查核实—调解达成—回访跟进”的“全案管控流程圈”,做到有始有终;构建“标本兼治防调圈”,通过前端普法宣传、中端个案调解、后端回访巩固,实现“预防走在排查前、调解走在激化前”,推动社区从“解纠纷”向“防纠纷”深化。
法理为基明权责事理为实化积怨
今年初,彩虹城B区一位居民因故拖欠四年物业费,与物业公司产生纠纷。杨晓莉接案后,积极为双方搭建沟通平台,以法律法规为基准,同时立足客观事实厘清责任,耐心阐明双方权责。经过多轮协调与普法教育,在终调协商会上,居民当场结清费用,双方化解积怨。
这正是晓理调解室的核心做法——以“晓”为法,通过倾听与沟通,阐明事理、情理与法理;以“理”为基,融合法律底线与公序良俗,确保调解公平可信。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晓理矛盾纠纷调解室”正努力实现从单兵作战向协同工作转变。未来,调解室将继续整合社会组织、志愿服务队等多元力量,提升调解精准度与效率。彩虹城社区也将加强社区网格员、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深化“遇事讲法、处事讲理”的社区氛围,探索基层纠纷化解新路径,为构建和谐社区奠定坚实基础。
记者任泽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