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智化机场这个事儿 我专门去查了一下 真是越扒越精彩,他最出名的是《水手》吧?这首歌全长可是4分58秒呢 将近5分钟,他是可以拄着双拐演唱完的。为什么上飞机站起来走两步就变成“连滚带爬”了呢?而且图片上那个轮椅也不是他的,是机场的轮椅。是机场小哥,把他从机场登机的大厅推到上飞机的的地方的。 谁忘了郑智化打小就被小儿麻痹症缠上了?双腿神经受损导致终身残疾,这不是临时抱佛脚的“装病”,是伴随他一辈子的硬伤。早年他刚出道时,就顶着“拄拐歌手”的标签,舞台上的双拐不仅是支撑,更是他的标志——《水手》火遍大江南北时,多少人看着他拄着拐站在舞台中央,唱“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那股韧劲根本装不出来。 舞台上能拄拐唱5分钟,和机场登机时的“动作笨拙”,压根不是一回事啊!舞台是固定的,有平稳的地面,有提前预留的活动空间,甚至后台还会有工作人员随时搭把手,他只需要站稳在麦克风前,跟着节奏演唱就行。可机场登机口呢?过道狭窄,人来人往,轮椅只能停在舱门外侧,舱内的座位又有台阶和扶手阻挡,他得从轮椅上挪下来,再一步步挪到座位上,双腿没力气,动作自然没法像正常人那样利落,被有心人拍下来几个瞬间,就被恶意解读成“连滚带爬”。 更让人不舒服的是,郑智化这辈子就没靠“卖惨”博同情。他年轻时创业做过服装品牌,后来回归音乐,每次演出都提前和主办方沟通好无障碍设施,从不会主动炒作自己的身体状况。这次用机场轮椅,不过是出行的正常需求——很多残疾人士出门在外,都会临时借用公共轮椅,图个方便,这有什么好苛责的?那些拿着照片煽风点火的人,压根没考虑过:一个双腿残疾的人,在没有拐杖支撑、空间又狭窄的登机口,想坐到自己的座位上,得付出多大的努力。 再说了,4分58秒的舞台演唱,是他无数次练习后的结果。为了在舞台上保持稳定,他会提前熟悉场地,调整拐杖的高度,甚至在后台反复演练起身、站立、演唱的动作。可机场的情况是突发的、不可控的,没有提前准备的支撑点,没有熟悉的环境,动作难免显得狼狈,这怎么就成了“装”的证据? 《水手》里唱的“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唱的其实就是郑智化自己。他这辈子都在和身体的不便抗争,从没想过靠同情换流量,可偏偏有人盯着他的狼狈瞬间大做文章。网络时代的恶意,有时候就是这么廉价——一张断章取义的照片,就能抹杀一个人几十年的坚韧。 郑智化从来没回避过自己的残疾,也从没利用过这点博眼球。机场那几分钟的笨拙动作,不过是残疾人士日常出行的缩影,却被硬生生歪曲成“演戏”。多一点换位思考,少一点恶意揣测,不难吧?那些跟风指责的人,真该好好听听《水手》的歌词,想想什么叫“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评论列表